圖片取自: Dora媽咪 她是Dora江謙文, 5歲開始學音樂, 看似文靜的她有相當好的運動細胞, 是個文武雙全的女孩,更是媽媽的驕傲。 10歲時,一如往常地在教會打籃球, 沒想到大腿骨這「ㄎㄚ」的一聲, 展開了11次生與死的拔河, 癌細胞面對善良的女孩依舊毫不留情, 4年間奪走了她的右大腿骨和肌肉、 兩片肺葉再加上一顆腎臟。 年僅15歲的她創造了「生命奇蹟」, 這個奇蹟並不是骨癌得以醫治, 而是Dora身上的勇氣和善良, 即使上帝最後還是將她帶往天堂, 但Dora留下來的人生故事, 是我們最棒的生命禮物…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圖片取自: Dora媽咪 文武雙全的開朗女孩, 10歲時卻罹患骨癌 榮總的93病房,專收罹癌的孩童。 Dora於5歲時學習大提琴, 常和媽媽一同到93病房演奏, 用音樂安慰罹癌的病童和家屬。 病房沒有瀰漫著悲情氛圍, 每個人帶著笑容相互打氣, 因為體悟到生命的有限, 沒有人願意花時間感傷。 而她萬萬沒想到, 自己有天也成了93病房裡的一份子 … 2006年,年僅10歲的Dora, 一如往常地到了教會和朋友打籃球, 只是簡單踮起腳想要投籃, 右大腿卻「ㄎㄚ」的一聲, 突然間劇烈的疼痛, 讓Dora完全站不起來。 到了醫院照X光才發現有一顆腫瘤, 雖然醫生說有70%的機率會是良性的, 但這顆頑強的腫瘤卻是那30%… 即使媽媽不願透漏病情, 但Dora卻說:我準備好了! 原先以為只要開個刀, 打個鋼釘固定就好, 沒想到卻是得到罹患「骨癌」的消息。 當時Dora媽媽完全不知道 該如何跟年僅10歲的Dora說明她的病情。 每次只要和醫生討論病情, 兩人總是刻意離開病房, 這讓平時不多話的Dora忍不住大喊: 「你們不要以為我是笨蛋! 有什麼事情都在我面前說,而且要大聲說!」 女兒的話如醍醐灌頂, 震醒媽媽猶豫不決的心。 即使她年紀小, 但這個身體是她的, 要面對病魔的是Dora自己, 她有權利知道病情的真相… 圖片取自: Dora媽咪 4年多的抗癌過程, 她用笑容代替淚水 每天,Dora媽媽都會帶著她和上帝禱告, 信仰成了Dora抗癌路上的絕佳支柱。 雖然化療的威力時常讓她食不下嚥, 更常常吐得自己一身都是, 她卻不曾喊過苦,更鮮少掉眼淚。 當癌細胞轉移肺部時, 醫生說手術會非常危險, Dora很有可能會死在手術台上… 面對自己未知的生命, 她用無所畏懼的眼神聆聽著 醫生叔叔將如何為她開刀。 甚至用幽默的話語,向母親告別, Dora說:「妳不可以變得太胖, 因為這樣妳來到天堂的時候, 我還要拉妳一把呢!」 說完後母女相擁大笑, 第一次的告別沒有眼淚, Dora只希望母親別因她的離去而傷心, 而是因她曾經的存在而開心! Dora帶著上帝爸爸的愛, 並用自己堅強的意志力 撐過了這一次難關, 但是癌細胞依舊頑強, 又轉移到別的地方了… 一次又一次手術,即便都成功了, 卻敵不過癌細胞擴散的速度, 瘦小的身軀早已滿目瘡痍。 圖片取自: Dora媽咪 每天花3小時復健, 只為了可以正常走路 癌細胞侵襲右大腿骨的情形非常不樂觀, 而Dora也知道, 自己很有可能需要截肢才能保命。 但每天依舊咬著牙花3個小時做復健, 斗大的淚珠在眼眶轉著, 卻不曾喊過要放棄, 持續復健三年的時間, 她的努力換了免於被截肢的命運, 連醫生都說Dora是他看過最有毅力的孩子。 Dora失去了整段大腿骨, 卻能復健到正常走路甚至跑步, 甚至登上了阿爾卑斯山, 俯瞰這世界的美麗。 她沒有因為無法到學校上課, 而放棄自己熱愛的學習, 反倒有了更多時間,閱讀自己所愛的書, 她證明了即使生病, 依舊有無限的可能… 圖片取自: Dora媽咪 病情惡化 被宣告存活率是0, 她說:「我不害怕, 請你們幫我好好活著!」 回國一段時間後, Dora難掩身體的不適, 常常食不下嚥, 2010年末她主動要求回到醫院。 癌細胞持續侵蝕Dora的身體, 就算繼續接受化療或是截肢, 醫生都宣告Dora的存活率是0, 在旁的醫護人員都忍不住眼淚… 然而Dora沒有哭鬧和埋怨, 依舊坦然面對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哩路。 Dora帶著笑容對護理師跟醫生說: 「謝謝你們!我愛你們!」 死亡對Dora來說並不可怕, 她知道上帝爸爸已經在天堂等她了… 「我知道我會去哪裡, 所以我不害怕,請你們幫我好好活著 畢竟人一定會死, 只是時間不同而已!」 2011年1月,上帝帶走了Dora, 卻帶不走她教會我們的事… 離世前,Dora帶著笑容和媽媽說: 「要繼續用愛改變世界哦!」 要因存在而感動快樂, 別因失去而過度悲痛 面對生命的順境和逆境, 我們要保持著樂觀的心態應對, 因為生命的長短無法控制, 要珍惜每個當下的擁有, 不論是家人、朋友或是平凡的瞬間。 Dora的生命奇蹟不是抗癌成功, 而是在生命最後的旅程中, 她從未自怨自艾, 帶領著身邊的人收起悲傷掛起笑容, 甚至用她的勇敢和善良, 感染著現在看完故事的你我, 這是一個15歲女孩的生命故事, 獻給身處逆境、苦難或是需要勇氣的你。 本文參考自:93奇蹟,Dora給我們的生命禮物 作者:Dora媽咪(蘇惠娟) 出版社:白象文化
(圖片來源:蔡瑋甄提供) 畢業於體育大學的蔡瑋甄, 原本就讀的是休閒管理學系, 但因為一次意外的受傷-椎間盤突出, 導致她不得不把「將運動作為職業」的想法擱置, 改變計畫,畢業後,加入理財公司做客服。 而後又再轉職,成為一位產品經理! 繼續看下去... 對股市的好奇, 讓她坐上客服部的椅子 選擇財經公司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因為自己的父親是個熱衷股票市場的人, 雖然從來沒有因為「股票」賺過錢, 賠本的時候總是多過獲利, 但父親卻對「買股」熱此不疲。 在近距離的相處之下, 也默默地影響蔡瑋甄對「股市」的興趣, 「究竟在這之中的樂趣在哪?」 對父親的好奇成為了她第一次轉職的原因。 「客服」是快速熟悉公司產品的部門 初次接觸股票的她, 對於買股一竅不通,只能選擇從基礎從頭學起。 「客服」成為了蔡瑋甄的第一個職稱, 因為這份工作必須在第一線面對客戶, 協助客戶處理問題, 所以她必須先摸透公司大大小小的產品, 和與財經、股市相關的大小事, 這逼著她在短時間之內, 快速地建立起對股市的認識。 因為同事的一句話 轉戰產品經理! 成為客服一年半的蔡瑋甄, 對於這份業務,開始感到疲乏, 在辦公室裡,座位後的同事對他提出了一句話: 「我覺得你蠻適合當產品經理的,你有興趣嗎?」 當時正值公司業務的轉捩點, 正要開始將業務重點從桌機轉往APP, 跟上這波人力調動, 蔡瑋甄接受了這個挑戰, 毅然決然地踏入「產品經理」的新領域。 (圖片來源:蔡瑋甄提供) 不懂的事情很多 要想辦法壯大能力! 依舊坐在同間辦公室裡, 但所負責的業務卻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以前當客服的日子,只需要被動地 等待客戶的問題上門, 而現在,卻必須化被動為主動, 率先找出客戶的需求與問題, 並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需要面對的也不再只是電話遠端的客戶, 還必須與公司的上上下下的部門進行溝通與協作, 「規劃產品」只屬於基本技能, 「行銷」、「運營」與綜觀的眼界和態度, 更是一位優秀的產品經理不可或缺的。 半路轉職的她,謙虛的說自己 在很多方面其實也還不夠周全, 在工作的過程中,也需要與夥伴們學習, 她說:「要想辦法, 不斷壯大自己的能力!」 溝通是最重要的能力 除此之外,心臟也要夠大顆! 因為自己耗費日夜所做的企劃, 在會議中,被老闆全盤推翻都是家常便飯, 所以,只能逼著自己不斷進步! 蔡瑋甄說: 「溝通,其實是最重要的能力!」 不只是為了在會議中要說服老闆, 更是因為要推出一項產品, 並不是單一個人可以完成的, 必須與很多不同專業合作, 考慮的面向也要足夠全面。 而每當看見自己統籌的產品 被顧客喜歡,被推廣, 也為公司創造營收, 這就是她最大的成就感來源! 意外與契機總是相伴而來 「不要把自己設限了!」 這是蔡瑋甄想要告訴大家的, 就宛如她的故事一樣, 人生總是會出現意外, 於此同時,它也會為你帶來契機, 別將自己設限, 用盡全力去試一試吧! 工作很爛,為何不換? 調查顯示: 企業最缺APP產品經理!
圖片來源/50plus 去年4月14日,已在歌壇28年的萬芳, 於台北市「小巨蛋」舉行「時間仍然繼續在走」演唱會。 以光陰釀造的感動留存不散,仍有聽眾到她的臉書分享心情。 這些歌陪著歌迷、也陪著萬芳自己走過生生長流, 雙方從20來歲至50的歲月領悟盡在其中。 大家的每一人生階段,恰好也共擁若干代表作。 更美妙的是, 隨著生命大河支流的方向不同, 重唱重聽這些歌, 也有不同沿岸風景了。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這位歌迷(左)多年來每場萬芳演唱會必到。其實他與她並無私交,就是單純憑著音樂默默交心。 唯有經過歲月, 才會明白真正的自己。 就以〈時間仍然繼續在走〉 這萬芳出道的第一首歌來說, 當時她才23歲,卻唱著: 「穿過人群悲歡離合, 誰不盼望離少聚多……。」 「包括寫詞的姚謙,那時候一樣還不到30歲。」 萬芳笑著說,你看,大家是不是也常遇到 「2、30歲的老人」呢? 當年的她面對世界,亦有很多自以為是的通透。 「現在又唱這首歌會覺得, 以前……,就是在唱歌。 現在,是在唱生命的經過。」 她終於有比較多的微笑, 去看待當初處在當下的「苦啊。」 時隔近30年重錄出道之歌, 萬芳能以平常心看待時間的流逝, 以及接受真正的自我了。 長大了和過去和解, 也擁抱一下現在的自己 當初多苦? 「新不了情」這首她27歲(1994年)時推出的歌, 華人世界KTV必點。 但萬芳坦白:這首歌完全唱的就是自己, 錄音時她可是一直哭、 一直哭著把這首歌唱完,「字字句句都是痛。」 20多年晃悠,唱這首歌的心情有何不同? 萬芳立刻爽朗回答:「很不一樣!」 如今,她只要唱這首歌, 前面都會先口白一段:請想像, 把曾經讓你們很傷心的那個人叫來, 帥氣地說,「欸,我原諒你了。」 「我們沒有辦法把傷痛帶著走, 這樣會生病,甚至變成癌症。 最後苦的還是自己。」 「這分深情,難捨難了……」, 27歲時的萬芳邊哭邊錄「新不了情」。 24年過去,如今邊唱邊祝福人。 她如今這麼告訴歌迷, 近幾年她唱「新不了情」都是帶著「和解」的心, 歌迷也可以帶著和解的心聆聽。 「現在長大了,應該疼一下過去的自己, 也擁抱一下現在的自己。」 長大了,應該疼一下過去的自己 也擁抱一下現在的自己 輕描的雲淡風輕,其實萬芳為了討論「內在」, 有一陣子甚至去找心理諮商師。 她後來承認:「面對自我喔, 比面對愛情的分手要難上一~百~萬~倍。」 她也逐漸意識:「我原來是這樣的人。 那麼,為什麼要去否定?愈否定愈是那樣的人。」 關於萬芳是什麼樣的人, 完整的答案只有她明白。 但她願意舉出自己的一些人格特質, 分享長時間蛻變的經驗。 「我某部分的個性是有一點叛逆的, 只是叛逆期比較晚。」 譬如,2002年她的唱片合約到期, 接著有很多公司來找她談。 只是她發現大家都在談錢, 但是卻沒人問她想創作什麼音樂。 萬芳不想再如此攪和下去, 當時她索性這麼想: 「不要玩了,等五十歲再出專輯吧。」 她開始以獨立的方式工作與生活。 從2002到2010年這暫停發片的時間, 她可沒閒著,而是做了不少不一樣的嘗試, 例如演戲、主持廣播節目。 還上了眾多課程,包括聲音、瑜珈、靜坐、重訓、游泳等。 她也參與2007年的「流浪之歌音樂節」, 獨立創作一齣「萬芳的房間劇場」。 「這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表演。」萬芳非常肯定的說。 當時她就是在一個很孤獨的狀態下獨立創作, 思考與這世界的關係。 最後,從她是一位被矯正一半的左撇子開始, 萬芳向世界提出一連串詰問: 「為什麼女生一定要怎麼樣?…… 為什麼用否定自己來呈現自己的乖?」 以前的工作,是為了符合別人的要求。 成熟了之後,工作必須與自己的心貼合。 如同她的演唱會名稱「時間仍然繼續在走」。 不同年紀的萬芳,有不同的人生體會。 43歲時,她推出了「我們不要傷心了」專輯, 包括「我們不是永遠都那麼勇敢」這首歌: 「我們不是永遠都那麼勇敢, 不是每一次都可以強壯。 當寂寞來的時候,會心痛。 親愛的,我和你都一樣。」 那時候的萬芳, 開始經歷了各種各樣生命的離別──有朋友因病過世, 也有人選擇主動離開人世……。 她見到了更多在角落之中每個生命隱藏的難處與不容易。 經歷了分離與辛苦, 慢慢的,她開始領略「愛自己」的重要性。 愛自己, 要花時間慢慢覺醒 「愛自己這件事,我也是慢慢覺醒的。」 五年級生萬芳說, 我們其實一直都在被制約的環境裡成長, 被傳統價值、被學校教育、甚至被父母制約。 「小時候如果說愛自己,幾乎就等於自私。」 當她逐漸長大才明白:這兩件事不必畫等號。 因為我們處在一個, 「我是在為你著想、所以我犧牲奉獻」的主流價值觀之下, 這反而可能會讓人製造出很多「自以為是的善意」, 不但自己不一定舒服,對他人來說也不見得自在。 當彼此都是處在「非我」的狀態, 反而會扭曲人與人的關係。 因此, 愛自己不是自私, 而是能「聆聽自己真實的聲音」, 接受自己的情緒,包括憤怒與傷心。 真正認識、理解自己, 才能真正的去愛人、愛世界。 時光繼續往前推移。 2012年,萬芳動念想做一張和 「生命的河流」有關的專題, 表達更多真我。她體悟, 如果生命是一道河流, 那麼生命的分支就像支流, 會走到很多不同的地方、狀態與風景。 「過去我唱了非常多的情歌, 進入不同生命階段之後實在是覺得, 在愛情之外,人生還有很多很多種情與愛的。」 「原來我們都是愛著的」專輯因此成型, 她在同名歌曲中吟唱著: 「我常常和別人擁抱,卻沒有抱過你。 我總是耐心聆聽別人,卻總是忽略你……。 如果世界末日真的來臨,不想遺憾留在心底, 我很想說,並且想要現在告訴你:我愛你,我愛你。」 歌詞中的「你」,是萬芳的父親。 她坦誠,她和爸爸的情感也是走過各種階段。 時光過著過著,終於她也途經了更多爸媽走過的年紀。 「他們從前所承受與面對的, 孤獨、遺憾、憂鬱與渴望是什麼?」 寫這首歌時萬芳45歲,總算有比較多的同理心了。 50歲的幸福就是, 終於可以接受不完整。 隨著生命之河流向大海, 萬芳每一階段互異、不只是情歌的歌, 陪著眾多歌迷、也陪著自己緩步向前。 50歲的幸福,終於可以接受不完整 過了40歲之後的那幾年, 萬芳也更能理解憂鬱、甚至使用憂鬱。 歷經各種與親友的分離之後, 萬芳說,有一段時間她也會深陷其中, 不能明白活著要幹嘛。 「我生來有些憂鬱的成分。 直到年齡大一點之後, 才比較能這讓份憂鬱不要困擾我太久。」 像是,有一天她在三、四點天尚未全亮時醒來, 知道自己正處於那種狀態。 但她也只是在那當下感受自己。 「當我不去拒絕它、批判它, 它反而不會停留那麼久。 我越否定它,它就會抓得我越緊。」 萬芳學會做自己的旁觀者了, 也就是看著自己的生氣、傷心、憤怒、憂鬱。 而不是說:妳不可以生氣、妳不可以傷心、 妳不可以憤怒、妳不可以憂鬱。 接受自己當時就是那個樣子,然後,讓它流過。 時鐘滴答響,2018年了。 今年50歲剛出頭的萬芳說, 正因為時間會流逝,她更珍惜當下, 也有所徹悟:「在珍惜的同時卻無法強求。 我們無法過份用力,那是沒有辦法的。」 就像她在「時間仍然繼續再走」這首歌中所說: 「世事仍有它運行的規則……。」 然而,「單是祝福有時就是很棒的珍惜方式。 你必須尊重所有生命個體的形狀, 因此我們只能祝福。」 這是當下的萬芳認為非常重要之事。 「我們已經被制約這麼多年, 現在,該『去除制約』了。」 這也正是萬芳覺得的「50歲的幸福」: 終於可以接受不完整。 可以容許自己很笨、不是一百分、很不會。 然後,可以重新學習、重新來過, 享受「進步」帶來的快樂。 萬芳認為,50歲的幸福就是,終於可以接受不完整。 「還好忙到了4、50歲,現在終於能享受這些。」萬芳很開心的說。 這些因為「時間」給的好處,讓她沒有那麼害怕「老」。 尤其,她觀察有些報章雜誌報講到年齡時, 常出現令人恐懼的、很壓迫式的評論,特別是針對女性。 但萬芳以為,一個人老不老完全是心境問題。 就像她常常見到2、30歲甚至19歲的老人, 但她也遇過「6、70歲的少女」。 萬芳解釋,這不是指她在裝少女, 而是指她非常知道自己的狀態, 但是依然對世界充滿熱情,這讓人感覺她更年輕了。 「所以不要怕老! 唯有經過,才會明白這是什麼 不然都是在苦的階段,沒有微笑的機會啊。」 說完這些話之後的萬芳, 咯咯笑了好久好久,真像一位少女呢。 本文經50+ FiftyPlus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50+好好: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https://www.facebook.com/50pluscommunity/ 責任編輯:徐靜瑩Lenox
圖片來源/張曼娟提供 和作家張曼娟許久不見的人, 會發現她近來的造型有了很不一樣的改變: 原本短而服貼的旁分髮型, 現在剪成了長而蓬鬆的「妹妹頭」齊瀏海。 為什麼突然想換髮型? 張曼娟答的輕快,毫不避諱: 「因為更年期過後,髮質變啦。」 設計師告訴她,幾年前硬而捲的頭髮, 如今變得細而軟。人過中年,既然無法改變體質, 就趁勢換個新造型吧! 歲月的洗禮, 讓張曼娟比少女時期 多了一份成熟和自在。 25歲那年,張曼娟以青春炙熱的出道作《海水正藍》,席捲文壇。 32年過去,她推出新作《我輩中人》, 直面書寫我輩中年人獨有的生命狀態。 25歲的少女,無拘無束,追求愛情與夢想。 57歲的大人,日日柴米油鹽,一肩挑起照顧父母的責任。 當中的差異,張曼娟笑說, 「我現在已經不是追風箏的孩子, 而是追菜價的阿桑!」 經過歲月洗禮,嚐盡人間煙火。 張曼娟比從前多了一份自在。 笑著接受自己的改變, 擁抱生命中的變動與不可知的未來。 生命土石流般的崩壞, 讓人學會 與不可知的未來共處 人會意識到中年來臨, 往往從生命板塊「土石流般的崩毀」開始。 在父親生病以前,張曼娟曾是家中最受疼愛的小女兒。 家中的大事小事,父母一手包辦。 連出版社寄來的版稅支票, 都是80幾歲的爸爸幫她拿到銀行軋票。 收拾房間、清洗衣物、煮飯,則由媽媽全權處理。 「我是個無能者。 每天只需要工作還有做自己的事就好。」張曼娟說。 直到2年多前,身體一向硬朗的父母, 開始狀況不斷。原本和藹的父親, 不只會罵人,還出現精神異常的症狀。 凌晨5點,張曼娟才剛就寢不到2、3小時, 父親就會敲門喚醒她,臉色凝重的說: 「我快死了,你知道嗎? 你哪裡都不准去!不准工作、不准離開家門!」 除了睡眠不足、被迫中斷工作外,父親剛發病那年, 張曼娟記得幾次特別嚴重的爭執。 有好幾次,她沒辦法待在自己家中, 只能拿著行李在深夜中走出家門。 因為父親告訴她: 「你不走,就是我走。」 「那是我的房子。但怎麼可能讓92歲的老人出去? 當然是我走。」張曼娟回想當時的自己, 一個人站在深夜的大馬路上哭泣,不知該何去何從。 日子很痛苦,但張曼娟沒辦法逃跑。 她選擇積極尋求醫療管道,緩解父親的症狀。 學著不煩憂未來,只務實處理眼前的難題。 (圖片來源/張曼娟提供) 照顧父母,讓張曼娟 提前思考自己的老年 「我一夜長大了,同時也一夜變老了。」張曼娟說。 現在的她,把過往的血淚史看做是難得的生命禮物。 心平氣和的接受了,也就能不帶恐懼地迎向自己的老年。 不需擁有全世界, 只要有幾個愛你的人就夠了 生命有過考驗,反而才讓人看清真正重要的事物。 電影《大娛樂家》當中的一句台詞, 很貼切說明了張曼娟對於「幸福」的看法: 「你不需要全世界都愛你, 只要幾個好人愛你,那就夠了。」 曾經,面對老病的父母,張曼娟也有過怨嘆: 為什麼都是我在照顧? 為什麼其他家人可以不出錢、 不出力也不費心,只要站在旁邊批評就好? 她回想起父親剛發病初期,情況相當混亂。 張曼娟曾告知母親:「我撐不下去了, 能不能請外籍看護來幫忙?」 沒想到母親斷然拒絕:「不可以, 我無論如何都不要陌生人進我的房間。」 在絕望與憤怒的情緒下, 她跑出醫院,一個人漫無目的地搭上捷運。 因為照顧壓力,氣力耗盡。 張曼娟透露,她甚至想過結束生命。 她曾在漆黑的夜晚,走到木柵的河堤邊, 不會游泳的她,想著走進河裡, 這一切就結束了吧? 把她拉回現實的,是工作室的助理。 接到張媽媽的通知後,助理打了好幾通電話給張曼娟, 最後從電話中捷運呼嘯而過的聲音推敲, 循著文湖線搜索,騎車找到她的下落。 兩人抱頭痛哭,也讓張曼娟打消了想死的念頭。 雖然少了家人支援, 在張曼娟最低潮的時候, 工作上的夥伴和朋友織成一張 非常強大的情感安全網。 讓她儘管下墜,也不會跌落谷底。 「生命就是一連串的選擇。 不是只有別人選你, 你也可以決定要讓哪些人留在你的生命裡。」 年過50歲,張曼娟對於人際關係有了全新的體悟。 年輕的時候,總希望擁有的愈多愈好, 認識有名的人、打進名流的圈子。 中年以後, 才發現其實能讓 我們幸福的人並不多。 這也是為什麼, 拍攝50+的影音專欄《我輩中人》時, 張曼娟特別指明不需要名人來賓, 只和自己的朋友對談。 因為,「比起名流, 平凡普通的小人物往往更懂體貼包容, 和我們的生命產生連結。」 與其做個好人, 不如做個完整的人 「選擇」,是張曼娟的中年後關鍵字。 「50歲以後,把自由還給自己。」 她篤定地說。 和多數四、五年級的女性一樣, 張曼娟從小在威權的社會氛圍下長大。 童年時期,她曾寄宿在親戚家中。 長輩拿他人犯下的錯誤斥責她, 張曼娟不僅沒有反駁,反而還主動道歉。 可以說,她一直是個壓抑乖巧的孩子。 「現在想想幹嘛那麼乖?所以後半生我要大反叛, 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她開玩笑地說。 52歲那年,張曼娟向任教已久的大學辭職。 不僅父母反對,朋友也勸她,至少拿到退休金再走。 她不肯,離職的原因只有4個字:「空氣不好。」 系上人事鬥爭激烈, 加上學生的學習意願不若以往。 張曼娟形容,曾經充滿使命感的教學工作, 如今變得既沒意思,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思考一年以後,她下定決心離職。 「沒辦法,我需要良好的空氣!」張曼娟坦言。 中年以後,她說話愈來愈直接了當, 不再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而偽裝。 但張曼娟也強調,所謂「做自己」, 並不單純只是為所欲為, 甚至傷害別人也無所謂。 相反的,看清自己想要什麼, 同時知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 對她而言,中年之後的人生之道, 就像精神分析大師榮格所說的, 「與其做個好人,我寧願做個完整的人。」 人世間渴求的,都去追求。 能承擔的,盡力付出。 撫慰自己曾遭受的傷痛, 有幾個愛你和你愛的人能夠珍惜。 這樣的中年, 再圓滿不過。 採訪/王美珍 文/陳莞欣 攝影/張國耀 本文經50+ FiftyPlus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50+好好: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https://www.facebook.com/50pluscommunity/ 責任編輯:徐靜瑩Lenox
(圖片來源:CMoney影音組) 繫好繩索,拋出手中的豆袋(以細繩牽引攀樹主繩,架設固定點) 流利地在樹幹上掛繩子 熟練地爬上樹、遊走在枝葉間 為每一棵樹進行修剪、健檢 感受樹的能量、聽樹的聲音 他們是翁恒斌與杜裕昌 大家都叫他們鴨子跟杜老爺 他們是大家口中的「攀樹師」 現在的工作是修樹、帶領民眾攀樹 而他們最想透過攀樹告訴大家 愛護環境、樹木的重要 鴨子說:「如果這個地方都沒有樹了, 下一個毀滅的就是人類。」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一次的攀樹經驗 牽動他心中對樹的熱愛 鴨子因為喜歡大自然 在朋友的介紹下,接觸到「攀樹」這個活動 某次,在太魯閣國家公園攀樹時遇上颱風 儘管當時天氣不好 他仍然感受到樹的生命力 從那時候開始,他被攀樹吸引 感受到自己與樹的連結 對攀樹的熱愛在他心中慢慢萌芽。 會把攀樹當成職業 其實並不在鴨子的計畫中 但每一次的攀樹經驗 都一點一滴累積對樹的情感 加上研究所念環境教育 守護樹木與環境的想法深植他心 變成他最想實現的事。 於是,他開始準備「攀樹師」的證照 當時台灣沒有人有經驗 透過自己不斷練習、揣摩考試的模式 遠赴香港考試後 他成為台灣第一位「攀樹師」。 (圖片來源:鴨子提供) 從沒日沒夜工作的電子業 轉行成為攀樹師 杜老爺本從事的是科技業 每天早上 10點進公司 下班卻已是晚上 10點甚至凌晨2點 幾乎沒有時間陪伴家人 每天早上跟孩子道別後 回到家孩子早已入睡 他便開始懷疑自己未來的人生規劃 跟鴨子一樣,因為對大自然的喜愛 開始接觸了攀樹 便一起考了攀樹師執照 認真思考後 他認為從事攀樹相關工作 未來有很多事情值得去努力 也覺得推廣攀樹、保護環境 遠比自己在科技業有意義 於是毅然決然離職 全心全意投入攀樹。 (圖片來源:CMoney影音組 / 圖為杜裕昌) 樹不再只是樹 而是一個生命 從事這個行業後 樹 對他們來說不只是樹 而是一個生命個體的存在 鴨子說:「爬在千年神木上, 即使高度很高,也不覺得害怕, 因為可以感受到神木正在保護我們。」 神木活在世界上已經幾千年了 累積下來的能量十分強大 那樣的感受,讓他想待在樹上捨不得下來。 (圖片來源:鴨子提供 / 巨大神木的能量就像在保護我們) 對樹的不當修剪 就像奪走它們的生命 問起樹在他們生命中扮演的角色 杜老爺臉色一沉,講起他童年的故事 小時候家門前的玉蘭花樹 陪伴著他跟家人度過好幾年的時光 當時都是由父親親自修剪樹木 但有次父親因為車禍沒辦法修剪 只好委託別人去修 沒想到當時的工人 直接砍了兩刀在主幹上 杜老爺難過地說:「這樣不當的修剪, 讓這棵樹再也回不來了。」 眼睜睜看著家門口屬於自己的樹被摧殘 就像一個家人離世般令人心碎 他從事修樹、攀樹後感觸更加深刻 如果一棵樹被不當的修剪、動刀 那便像奪走他們的生命一樣 他因此更了解每一棵樹 都不單單只是一個個體 當你跟這棵樹有連結時 它在你生命中 就扮演一個如同家人的角色。 (圖片來源:鴨子提供 / 躺在樹林中,對他們來說是最自在、幸福的事) 爬過的樹被盜砍 彷彿生命中的朋友離開了 鴨子也有相同的感受 有次到學生家的後山爬一棵大樟樹 那棵樟樹是陪著他學生長大的「兒時玩伴」 學習攀樹之後,對這棵樹的感情更深厚 因為多了一個更加認識樹木的方法 鴨子把這棵樹的故事寫進文章 最後一段他寫到: 「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到那棵樹上過夜、看夜景, 那就要看那棵樹有沒有邀請我了!」 沒想到過了一周 就聽到樟樹被盜砍的消息 他從沒想過自己接觸過的樹會被盜砍 這種事情好像只會出現在新聞上 當你認識的樹被盜砍時 那個衝擊感完全不一樣 他說:「感覺就像生命中的一個朋友離開你。」 所以當你跟樹有情感寄託時 才會真的去關心、保護它。 後來他的學生回去看了那棵樹 發現那棵樹長了新芽 他並沒有死去 鴨子感慨地說: 「即使冒了新芽,他也永遠回不去了, 但這代表他還想活下去, 樹都告訴我們這件事情了, 我們怎麼不好好去愛護他呢?」 然後他笑著說: 「如果大家爬了一個公園的樹, 那就等於認養了它的樹, 也就會開始關心他。」 (圖片來源:鴨子提供) 透過攀樹活動 傳遞「環境教育」的重要 他們想透過帶領大家攀樹 來了解與樹木之間的這份情感連結與感動 每一次的教學活動 他們都會傳遞正確知識: 什麼樣的樹可以爬、 什麼樣的樹生病了 讓大家了解到 不當的修剪會讓樹生病 只要好好愛護樹木,他們是很強壯的 鴨子說: 「一棵樹上,同時掛了十個人也沒事, 可見樹比我們想像強壯, 要破壞他卻很簡單, 你爬它對他的影響不大, 可是你要破壞它, 用一把鋸子慢慢鋸,它也會倒。」 透過一次的攀樹經驗 若他們覺得有趣 會想更進一步 認識、愛護、關注身邊的樹木 也會對樹會產生更多的想法 如果這樣的理念、想法被更多人知道 身邊的樹有越來越多人關注 那麼我們的環境就會越來越好。 (圖片來源:翁恒斌提供) 「有些事情, 只有你能做的到!」 為了讓這件事情被更多人看到、理解 鴨子做了很多自己沒想過的事 出書也是其中之一 出版社找上他的時候 他其實打算勸退出版社 但因為社長的一句: 「有些事情,只有你們才有辦法做。」 他不經開始思考 想要完成這件事 很多事情需要被複製 但如果他想要推廣的理念沒有由他落實 那被複製的可能只有技術 理念並沒有被傳承下去 所以這件事,只有他能做 他便寫下《樹上看見的世界》這本書 紀錄了他與每棵樹相遇的故事 每一次的相遇, 樹木都對他說著不同的故事。 (圖片來源:翁恒斌 FB) 覺得這件事情是對的 就堅持下去吧 每一個人的生命中 都有自己想堅持、守護、保護的事情 他們用他們的方式守護台灣這片環境 因為愛樹,所以希望樹能被保護 因為愛台灣,所以希望這片土地能被守護 他們認為這件事情是對的 所以一直堅持下去 問起他們最想對自己說的話: 杜老爺笑笑地說:「繼續堅持下去吧!」 離開科技業有很大的落差 除了薪水和工作上的成就 攀樹更多是為了理想、 自己對這個社會貢獻的憧憬 因為許多人的不理解 會遇到阻礙、障礙 有時候會感到很灰心 看到有些人如此殘暴對待自己愛護的事物 他們卻還傻傻在做這件事 但還是會告訴自己要堅持下去 把正確的想法、理念繼續推廣下去 總有一天一定會實現的。 (圖片來源:翁恒斌FB) 「攀樹就像人生, 慢慢爬,也會到最高點。」 鴨子也常常告訴他的學生: 「攀樹就跟人生一樣, 慢慢爬也會上去,重點就是不要放棄, 雖然剛開始不知道能到什麼高度, 但慢慢地去累積, 也會到最高的境界。」 他說這些話,也是對自己說的。 站在幾十公尺的大樹上 他並不感到害怕 眺望腳下的風景 感覺到的是滿足與成就 是對容納自己的大樹的敬意與感謝 就像回過頭看自己 自我成長、工作成就、能力 跟攀樹一樣,一點一點的累積 總會到達最高的地方 那時候你不會遺憾、害怕 只有滿滿的滿足與感動 他自信又開心地說: 「不論是高度的滿足, 人生的滿足、還是自我成就, 都是一樣的。」
(圖片擷取自:Caffe Bene Vietnam) 韓國知名的連鎖企業家, 前後打造了多個品牌,成績斐然, 創辦的咖啡連鎖品牌, 在 3年之內,拓展 600家分店, 創造了270億台幣的銷售額! 還用韓國品牌特色, 回擊美國咖啡連鎖店龍頭星巴克! 光芒萬丈的企業執行長, 竟然也曾經敗光身家,面臨破產! 甚至必須跑路逃亡… 這是一個青年, 徒手從失敗中爬起的故事, 是告訴你如何面對失敗, 最終邁向成功的故事...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汲取「失敗」養分 打不倒你,你就贏了! 在金善權的人生中, 失敗的日子不比成功少, 現在風光的創業家封號, 幾百間的分店,幾千億的營收, 在顯赫豐碩的戰績的背後, 是歷經過兩次「破產」的低谷, 是一度絕望頹喪地想過放棄,想過跑路。 讓他成功的秘密, 並不只是「機運」, 而是真正懂得「反省失敗」! 這讓他不管跌得多低,摔得多慘, 都可以把自己拉回正軌, 並且把失敗化作下一次跳躍的動能, 在下個事業跳得更高、更遠! 貧窮的童年,滋長了他對財富的飢渴 讓他永遠停不下腳步! 1968年出生的金善權, 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 只是普通農家裡,9個孩子的其中之一, 70年代的貧乏與青澀, 是金善權童年的主要色調, 8歲時父親驟然離世, 母親獨力支撐著水田與家, 逼出金善權的獨立與早熟, 這樣的背景也造成 金善權對於財富的執著與不安全感。 像是一個巨大的黑洞, 就算現在的他,早已坐擁數億的資產, 依舊緩不下步伐。 對自己身為企業家的終極目標,他說: 「社會的競爭激烈, 想不被甩在後頭, 只有永遠生存在『現在進行式』中。」 這樣的信念,將他推上現在的位置, 35歲時就成為韓國媒體口中的「創業鬼才」。 青年創業失敗,破產回家 靠著一張白紙,正視錯誤 沒有背景,白手起家的金善權, 年輕時,在銷售上淺嚐成功, 積累了一些資本, 27歲時,與堂哥一同創業-啤酒屋, 誰也沒料到用一年的堅持加上所有的積蓄與貸款, 換來的卻是「慘敗的破產」! 窮途末路下,只能回到老家, 看著母親落寞的背影, 羞愧的金善權拿起一張白紙, 將這次失敗所犯下的錯誤逐一記下, 坦承、不帶一絲欺騙地正視自己, 在他寫滿了一張白紙的失敗後,得出了結論: 「沒錯!因為我做錯了,所以失敗。 那麼只要我做對了,就一定可以成功!」 雖然這像是一句廢話,卻是深刻的領悟, 是將金善權重低谷拉起的救命繩, 讓他決定重新挑戰市場! 記取教訓,東山再起, 趁著機運,開創「遊戲廳」王國 深陷破產的窘境, 金善權並沒有就此罷手不幹, 反而到處尋找新的創業契機。 「電子遊戲場」的孩子, 手握硬幣,躍躍欲試的模樣, 讓金善權看見了「商機」。 記取了啤酒屋失敗的慘痛教訓, 金善權做足了各種分析比較, 甚至飛往日本進行調查, 然而開業卻不巧遇上 1997年韓國金融危機, 經濟萎靡、市場蕭條, 但在家長心中, 孩子手中的硬幣,與閃著光的眼神, 是在父母收入減少後, 對孩子最後的疼愛與寵溺。 這讓「遊戲廳」在逆勢之中, 乍現一道金光,在短短 2年之內, 加盟店拓展至 300家 屹立於各行業界之中。 因為自己的愚蠢與貪念 投資股票,敗光公司資本額 日正當中的商業新星, 卻在 35歲時栽在「股票」上。 因為對於金錢匱乏的恐懼與慾望, 將公司的資本注入無法預期的股票市場, 看似健全的企業, 資本一夕之間被敗到見底, 員工甚至開口請老闆離開避避風頭。 金善權在絕望與挫敗交織的情緒中, 看著兒子幼小的背影, 想著那些陪伴他打拼的夥伴, 眼淚止不住地奪眶而出, 為了檢視自己第二次錯誤, 他再次拿出一張白紙深刻檢討, 然而這次犯錯牽動到的人事物規模, 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對自己「問心無愧」的誠實 是重新崛起的不二法門! 經過深切的反省與檢討後, 金善權決定坦誠面對過錯,「正面突破」! 誠實告訴員工與相關客戶現下的狀況, 並懇求時間,讓他償還虧損。 因為金善權的誠懇與平時的為人受人信任, 讓他得到還款時間, 去籌措資源與新生意, 彌補這次的重大過錯。 最後,他不但補齊了虧損漏洞, 甚至在 3年之內, 用新開發的土豆湯生意, 拓展出 300家的加盟店, 再次創造了商業奇蹟! 用「一張白紙」誠實地 面對自己的失敗 你有多少勇氣面對鏡子, 認真的檢視自己, 為自己的失敗悔過、反省? 金善權人生中,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失敗, 他都是靠著「一張白紙」, 赤裸地坦露自己失敗的前因後果, 徹頭徹尾的自我檢討, 然後帶著經驗與悔悟,變得更加強大! 失敗並不可恥, 可恥的是你不敢面對自己! 「失敗為成功之母」 前提是,坦誠地面對失敗! 人生是一趟長途旅行, 誰不會犯幾次錯、遭遇一兩次失敗呢? 重要的並不是要永不犯錯, 而是在犯錯之後你如何面對! 是心懷怨懟,欺騙自己時不我予; 還是變得畏首畏尾,再也不敢邁開腳步? 或許當下次你不幸遭逢失敗, 你可以試著拿起一張白紙, 正視自己的失誤, 從中汲取養分,積累下次邁步的動力! 在低谷之後,飛得高且遠闊! 本文參考自:衝到最後一刻:韓國咖啡品牌caffé bene走向全球市場的祕密 作者: 金善權 出版社:時報出版
(圖片來源:CMoney影音組)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 都是延續父母親對待自己的方式 有些人認為打跟罵, 是不讓孩子變壞的最好方法 但在孩子的心裡, 是種揮之不去的傷痛 在知名飯店擔任顧問的李俊明 認為男人只要做好工作, 家裡事務交給女人 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是不乖就打,不聽話就罵 直到妻子的邀請下, 接觸到服務受虐兒家庭的志工活動 在與個案家庭的相處下, 讓他發現原來有不一樣的教育方式 也因此拉近他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繼續往下看…… 在暴力家庭的環境下成長 李俊明也曾渴望著愛與溫暖 李俊明在暴力家庭當中長大 父母親經常不在家,他只能一個人在家中 當父親回到家時,總是會跟媽媽大小聲、叫罵 甚至還會對媽媽暴力相向 每次看著爸媽爭吵的畫面,他的內心總會感到害怕 害怕著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甚麼事…… 當時有位很照顧他的鄰居,也知道俊明的狀況 雖然他們家的經濟狀況不好,但家中和樂的氣氛 卻是李俊明小時候非常渴望的 鄰居都會陪伴俊明玩樂,或是帶著他出遊 知道俊明爸媽不在家, 也會邀請他一起到家中吃晚餐 這也讓俊明的心中永遠忘不了他們.......... 轉眼之間成為父親的角色 卻在孩子的臉上 看到當時恐懼的自己 成為父親後的俊明, 也是延續著父母親的教育觀念 孩子不乖就打, 不聽話就罵的方式去教導孩子 在俊明的心中, 為了孩子好、不讓孩子變壞,這是唯一的方式 直到有次他拿起手上藤條 往孩子身上打的時候 他看到孩子的臉上露出恐懼與想逃離的表情 讓他想起小時候的自己, 害怕母親拿藤條打在他身上的感覺 頓時間發現到自己不知道如何面對孩子 想與孩子聊天時, 發現孩子會開始閃躲, 甚至不願意跟他說話 久而久之感受到 孩子與他的距離越來越疏遠了… 正當找不出自己的問題時..... 因為妻子,而接觸到志工活動 當時妻子在家扶中心的受訓教導下, 考取到保母執照 在受訓的期間發現家扶中心 正在招募幫助受虐家庭的服務志工 聽完社工們分享後,看著這些家庭, 跟俊明的小時候非常像 讓他決定參與服務試試看... (圖片來源:李俊明提供) Wraparound「用愛包圍」以此概念執行服務,藉由招募、訓練通過的「家庭夥伴」, 透過親代與子代夥伴進入有需求的家庭中,與家庭一起工作,進到家庭提供長時間的服務, 以家庭的需求為服務準則,協助家庭長出自己的力量,進而改善家庭的環境、親職能力與家庭關係。 第一次接觸個案家長 俊明看見同樣問題 在第一次與需要幫助的家庭接觸時, 俊明用摸索的方式 學習如何與案家孩子相處 而這個家庭影響俊明最深... 父母親離異,哥哥就讀小學, 妹妹就讀幼稚園大班, 兩位都是重度智能障礙的孩子, 年近 50歲才成為父親的阿喜 孩子的出生讓他非常開心, 期盼能將自己最好的東西給孩子 並且看到兩位孩子平安長大、不要變壞 然而受傳統教育的阿喜爸爸,在面對孩子哭鬧時 總是認為孩子不乖就是打,不聽話就是罵 縱使自己對孩子有滿滿的愛, 但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 情緒就會發洩到孩子身上, 讓孩子感到害怕... (圖片來源:李俊明提供) - 保護個案 畫面做特殊處理 透過家扶社工的指導 讓俊明發現不同的教育方式 在服務期間,案家爸爸有多次的糖尿病復發 第一次發作時,兄妹倆會不知道該怎麼辦 而俊明就算是上班期間, 接到案家孩子打來的電話 他也會不厭其煩 一步一步耐心的告訴緊張焦急的孩子該怎麼做 有了第一次的教導之後,兄妹倆學會分工合作 孩子學會當看見爸爸狀況不對快昏倒的時候 會先扶著爸爸坐在椅子上,然後打電話叫救護車 在等待的期間,哥哥會用手機先將畫面錄起來, 告訴醫生及其他大人狀況 妹妹則是拿甜食給爸爸吃, 讓爸爸的血糖能夠恢復, 漸漸地,爸爸感受到孩子的貼心 再也沒有拿著藤條打罵孩子 而是放下身段與孩子溝通 慢慢地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圖片來源:李俊明提供) - 保護個案 畫面做特殊處理 不用在孩子面前展現威嚴 適當的教育 才是最好的方法 這些互動方式也讓俊明發現 同樣是教導孩子, 自己明明也可以耐心與溫柔 但為甚麼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卻沒有表現出耐心、不亂發脾氣的一面 深深反省對孩子的雙重標準……. 以前的俊明也跟很多個案的父母一樣 有人來告訴他怎麼教小孩 他會很不高興 但他發現 其實只要孩子能夠快樂 身為家長,總會去糾正他人不正確的教養方式 因為每個家長 都希望孩子能快樂長大 透過與案家孩子的互動, 讓家庭學習與孩子最正確的相處方式 志工們也會時常告訴個案家長說: 「孩子其實並不壞, 他們只是缺乏愛與關懷。」 我們應該透過引導帶領的方式 來告訴孩子什麼是對錯, 並且時常感謝孩子、鼓勵孩子, 建立他們的自信心與安全感 (圖片來源:李俊明提供) - 保護個案 畫面做特殊處理 用心經營家人之間的情感 才能擁有美好的家庭生活 夫妻倆服務至今已長達 11年 有時候他們也會帶著自己的孩子 與案家的孩子一同出遊 希望透過孩子們之間的相處,來互相交流 學會付出以及正確的基本知識 有時候孩子不一定認同父母的觀念 父母親也會不認同孩子的行為舉止 當火氣上來時就一定是罵孩子、打孩子 最後都是吵架收場 孩子想要的是,能與父母親說出心裡的話 但父母沒有耐心聆聽就直接拒絕或打罵 在這樣的循環之下,孩子自然而然不會與父母溝通 彼此先了解對方的想法,放下身段去溝通、擁抱 不一定用打跟罵, 孩子也一樣照聽話 如果夫妻之間沒有一起把家庭照顧好的話 那這樣的家庭最後會破滅,孩子也一定會跑掉 (圖片來源:李俊明提供) - 保護個案 畫面做特殊處理 社會上還是有許多人 用正面能量 教育下一代 李俊明說: 「不知道我們可以做多久 但是我們能做的話,就會一直做下去的 因為這世界上還有很多 生活在暴力家庭的孩子...」 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從小沒有愛的教導 對社會的影響跟孩子的未來,都令人擔憂 愛的教育其實一點都不難 但很多家長無法去融會貫通 導致新聞上總是看見許多虐童案與家暴事件 孩子不應該是被家長使喚或是發洩的東西 他們都是一個生命,需要被關愛需要被疼愛 不要因為一時的衝動,毀了自己的家 也毀了下一代的未來...... 社會上藏著許多家庭問題 很多家長在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 都認為自己的做法是對的 但往往有時候卻不知不覺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因此在電視上都會看到許多遺憾事情發生 (家暴、打孩子、讓孩子餓死等等……) 這群志工們利用假日的一點時間 去陪伴案家聊天,並且教導孩子作業 或是改善居家環境等等的工作 分享一個禮拜發生的大小事情 俊明說過一句讓小編印象深刻的話 "沒有經營好家庭的人,你就會失去你的家人" 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覺得浪費時間 但對於這些志工們來說,能看到案家的改變與笑容 是他們繼續做下去的動力........ 加油 (圖片來源:李俊明提供)
(圖片擷取自:出版社:親子天下) 在花蓮的豐田村, 有一間從日據時期便留下來的小房子, 它從原先隨時都可能被廢除的空屋 變成了一間充滿歡樂的二手商行。 然而這間店的老闆「們」, 是一個個有著稚嫩笑容的村莊孩子。 跟著教授顧瑜君與一群善心的志工, 在一間媲美解憂雜貨店的小屋, 陪著孩子找到生命意義。 這裡是五味屋,許多人稱它是「囝仔人ㄟ店」 但這間小小的老房子, 卻已悄悄的成為台灣偏鄉面對世界的窗口!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一間差點被改建成公園的老屋 被居民與一群老師們救了起來 時間回到10年前,位於豐田車站旁的一間老房子, 破舊不堪、白蟻入侵、漏水嚴重,門窗甚至永遠無法闔上。 擁有土地權的鐵路局打算拆掉老房改建成公園, 當地民眾紛紛反對,表示花蓮不缺公園, 且房子雖老,卻與土地有著一同經歷戰亂的革命情感。 最後,經過多次討論, 社區決定請來東華大學的顧瑜君老師 經營一個以孩子為活動中心的據點。 於是,一個被救下來的小屋、幾個開朗活潑的孩子 和一群渴望教育在地生根的老師, 七手八腳地在2008年暑假末開張了「五味屋」。 決定了老屋要改建為二手商店後, 顧瑜君與孩子討論出了五味屋這個店名, 因為對孩子來說經營二手商店是很「五味雜陳」的。 這間店想交易的不是錢, 而是酸、甜、苦、辣、鹹 五種人生滋味, 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緣分與交流。 老屋變教室, 學的是課本沒有的五種人生滋味。 正如五味屋官網介紹所說: 它不是塞滿東西, 而是充滿關係的店。 教育不再限縮於升學制度 而是放大在生活各個角落 在五味屋打工的孩子, 雖像一般工作, 整理貨物、標價、招呼客人等等, 但真正學習的,是在參與買賣的過程中 如何創造出社區價值及鄉村展望, 並且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教育方式。 而支撐這群孩子的, 有大學教師、志工、社區居民等等。 每個人都伸出一隻手, 接住這些被制式教育遺漏的孩子們, 將五味屋打造成一個 除了有二手商品, 還有教育意義的平台。 「販售」只是一個過程 「學習」才是收穫 五味屋的教育概念是: 隨處都可學、學習就在生活裡。 所以即使賣出的商品沒有賺錢, 但孩子從中學會了很多事, 才是五味屋最大的獲利。 當孩子收取物資時 會在無形中與捐贈者產生連結, 進而思考捐贈者遺棄 這件物品背後的「酸甜苦辣鹹」, 同時也促進了孩子與社區間的交流。 又或者是, 商品賣完了, 孩子就要學習如何募資物品, 告訴他人店鋪的需求。 若是遇上客人討價還價, 必須學會如何應對。 五味屋的十年成長之路 帶給花蓮的孩子無限可能 不局限於店鋪內的教育, 顧瑜君更是將視野放寬到整個鄉村結構, 在花蓮,菁英孩子若想有作為, 則必須遠離家鄉,在都市生存。 但表現不傑出的孩子, 無力出走,又被學校放棄,進退兩難。 顧瑜君想替不擅學業的孩子找出最適合的教育法, 也希望找出遊子回饋家鄉的方式。 五味屋用十年的時間, 讓孩子的學習不再受限於狹隘的教室內, 而是將教育實踐在生活的不同面向。 學生不再是學生而是「參與者」 教學者也非教師而是「陪伴者」。 雙方互相學習與陪伴, 創造共同的教育價值。 「挖掘隱藏起來的天分 是教育者的殊榮。」 在五味屋以外的, 是各老師不斷嘗試的教育方式, 希望能找出每位孩子的自信及專長。 五味屋的孩子,與一般想像中偏鄉孩子會有的 茫然、無所事事、等待救援的樣貌差很多。 因為五味屋想給予孩子的是「有目標的生活」, 所以他們會幫助孩子 找到自己的興趣及目標並一一實踐。 當孩子出現偏差行為時, 五味屋不會以「矯正」 的方式來面對 在眾多孩子當中,一定會有叛逆、不受控的, 而他們所做出的種種「壞行為」 五味屋都有不同的理解與對待。 以「生氣」為例, 當孩子生氣時,一般大人會以高姿態去壓制, 導致孩子只能委屈求全、壓抑自己。 而五味屋是先退一步理解孩子的內心, 再來回應孩子的需求, 並帶著孩子學習如何與「情緒」相處。 每個人都會有負面情緒,但抒發的方式有很多, 孩子要學習的,是如何正確表達及抒發, 才能避免掉與同儕間的誤會或霸凌。 顧瑜君將孩子的激動情緒視為「求救訊號」 當孩子不安或無助時便會發出求救, 而大人需要讓孩子知道我們會陪你面對。 然而這樣的換位思考, 卻被視為縱容孩童… 顧瑜君認為,孩子其實都知道什麼是錯什麼是對 但沒有一個大人帶領他們認識錯誤,找出正確。 與其一昧制止孩子罵髒話, 倒不如帶領他們了解髒話。 從釐清錯誤背後的脈絡, 才能真心理解何謂錯誤, 進而解決偏差行為背後的問題。 五味屋的眼中, 每一個壞孩子 都隱藏了自己的天分, 那些壞的行為不過是一種警訊, 給大人理解孩子的機會, 幫助他們改變錯誤,找到自己的天賦。 孩子在五味屋成長 五味屋在鄉鎮茁壯 五味屋的想法就是照顧每一個體制外的孩子, 若孩子不出走,願意留在家鄉, 那五味屋就與孩子們一起努力吧! 只要願意努力、付出, 五味屋就會與孩子們一起創造屬於他們的價值。 不一定要成績好、不用擔心被放棄, 只要願意改變、成長, 五味屋就會與孩子改變鄉村,讓外人認識這塊樂土。 五味屋營業至今已有十年, 無數的孩子在這裡成長,在鄉村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而這段路,老師們會繼續走下去, 牽起偏鄉孩子的手, 走出一條屬於老師、孩子、鄉村 還有五味屋的教育路。 本文參考自《五味屋的生活練習曲:用態度換夢想的二手商店》 作者:張瀞文、顧瑜君 出版社:親子天下
(圖片來源:CMoney攝影) 「嗶!開始動作。」口哨一聲令下, 籃球教練 Ben, 正注視著兩個小六生練習運球, 動作一畢, 他注意到孩子為了不讓球碰到角錐而彈走, 運球會愈來愈小力導致動作不扎實, 然而他卻沒有大聲責備孩子: 「大力點,動作給我做確實!」, 反而用盡各種舉例,比手畫腳地解說著, 只為了向孩子們傳遞一件訊息: 練習時盡量失誤, 別因為失敗而減少你付出的努力。 (圖片來源:CMoney攝影) 往往籃球教練在大家的印象中, 既嚴格又凶悍,甚至難以溝通, 只要一個失誤就會罵到臭頭, 而這位孩子口中的 Coach Ben, 本名彭柏霖,每個週六一大早, 都會在永和中正橋下帶著孩子練球, 我們從場邊的觀察以及他的口中發現, 與其說他是位籃球教練, 不如稱他為一位 藉著籃球實踐品格教育的教育工作者。 因孩子隨地亂吐口水 激起他創業的熱情 在柏霖創辦 MAC 品格籃球營之前, 他與多數人一般, 也是個庸庸碌碌的大學生, 不曉得自己未來能做什麼, 為了過活,待在一間美式教球公司中教球, 然而他漸漸迷失在金錢與官階之中, 明明教球是他最愛的事, 卻漸漸失去了熱情,這樣的矛盾感使他徬徨。 直到某一次,柏霖看見一位孩子 在室內場地吐了一口口水, 當他遞出衛生紙說: 「孩子,來我們一起把口水擦起來唷, 在這裡吐口水是不好的行為, 我們要愛惜這裡的場地。」 那孩子聽到後竟然放聲大哭。 這時旁邊的教練與家長都上前圍觀, 並質疑他:「為什麼你要把他罵哭... 你怎麼可以這樣教我的孩子?」 柏霖相當驚訝, 原來當教練的他,只能教打球, 不能教任何關於做人處事的道理, 明明眼睜睜看見那孩子的問題、 打從心底認為他的態度該矯正, 卻仍然無能為力。 這件事讓他徹底覺醒, 重新點燃起他對教學的熱情, 他再也不只想當個籃球教練, 柏霖認為孩子真正需要的, 是一位品格教育的老師, 一位會跟他們說話, 而且他們也聽得懂在說什麼話的人。 當一個籃球教練 教學就應該要有「溫度」 運球、跳起、射籃, 這是一般人對來籃球最基本的認識, 然而柏霖認為教球 不只是把球投進籃框這麼簡單而已, 不只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 他覺得教球是可以很有溫度的, 教導孩子如何 在場上全力衝刺,場下也全力以赴! 他說:「教球不是教技巧,更是帶人帶心!」 因此,他每次上課 都會花很多時間在跟孩子們說話。 透過籃球,他訓練孩子們抗壓性; 透過籃球,他訓練孩子如何接納別人; 透過籃球,他訓練孩子如何看待成功與失敗, 並做一個謙卑懂得反省的人。 因為他知道,在現在許多的家庭中, 非常缺乏這一塊,甚至這些學校也不會教。 在台灣教小孩道德,僅僅只是叫他們背口號, 若是孩子在家庭或學校中沒學好, 他就是最後一道防線。 ▲「忘記背後、努力面前」是柏霖一生的座右銘,他說只有當你忘記曾經的失敗,才有成功的機會。(圖片來源:CMoney攝影) 品格教育最核心: 「不能用說的!」 一代人文教育大師黃崑巖曾說 教養如風,品格無形,對柏霖來說, 想要教好品格很簡單, 只要「做」的比「說」的還多就行了。 當柏霖發現孩子回答問題的音量很小時, 他不是命令他們回答要大聲一點, 而是模仿他們的音量, 讓孩子們理解到 自己講話小聲帶給別人什麼感受, 最後再提醒他們: 「你要別人怎麼對你,就要怎麼對別人。」 當柏霖發現 一沒盯著孩子練習,就會有人偷懶, 他不是選擇責備, 他嘗試著告訴孩子不要做給別人看, 要學會對自己負責, 因為練得好不好,最終都是自己的事情。 有些老師會把品格教育當作是一門課, 但柏霖知道這是沒有上課、下課的, 他必須像哥倫布、 達爾文那樣偉大的發現者,發掘學生潛力, 孩子們一舉一動中的每個細節, 都是最好的教材。 (圖片來源:CMoney攝影) 找對頻率 就沒有難溝通的孩子! 如果說孩子是一棟正在興建的房子, 那柏霖便是扮演孩子生命中的鷹架, 陪伴他們蓋好自己生命不倒的高樓。 只有做好榜樣,孩子才能了解你想傳達的。 有的家長會好奇, 平時自己在家孩子叫也叫不動, 但柏霖卻能讓孩子願意聽他說話, 他說:「我們只能透過不斷的鼓勵跟讚美, 讓他們選擇向我們敞開他們的心!」 一個擁抱、一個 high five、 摸摸他們的頭都是很好的舉動。 孩子們需要的不是會給出指令的老師和教練, 而是一個真心願意陪伴他們成長的「哥哥」。 只要找對了頻率、 理解了語言,就沒有難溝通的孩子! ▲柏霖與其他教練的不同,是他對孩子的愛,那化為行動的愛。(圖片來源:CMoney攝影) 從小曾有貴人相助 現在他也想做孩子的貴人 對很多孩子來說, 柏霖教會他們許多做人處事的道理, 但在柏霖小時候, 他其實是一位學習低成就的人, 是一個不受人喜愛的過動兒。 小三被全班排擠,進到資源班去, 小四全校跳健康操時,他在全校後面一個跳, 只因老師把它當作一個異類。 小五的他差點要放棄自己, 因為那時的他找不到活在世界上的意義, 人際關係充滿失敗, 對他而言,朋友即生命, 但偏偏那時卻最不會交朋友.... (圖片來源:彭柏霖提供) 直到柏霖在教會認識了小志哥 小志哥對他說:「你的生命是有希望的!」 於是小志哥教著他如何做人、如何與人互動, 他漸漸地從不會互動 變成一位人際關係非常好的人。 能走過人生的低潮, 多虧當時的小志哥願意對他伸出援手。 所以柏霖認為, 如果他的童年能這樣走過來, 是因為小志哥,他說: 「那我現在要成為小志哥!」 去陪伴那些有需要的孩子。 直到現在, 當柏霖回憶起那段被排擠的童年, 他反而將它看作一份「禮物」, 一份經過「化妝」的禮物。 因為那是他人生中最大的轉捩點, 更是他從事品格教育的關鍵, 「我很感謝那群排擠我的老師, 很感謝那群排擠我的學生, 跟那個獨處的時刻」他說。 ▲小志哥(右下黑衣)帶著柏霖重新認識自己,讓他找到自己的價值,並在自我實現這條路上勇往直前!(圖片來源:彭柏霖提供) 曾經有個學生,他叫小安 在別人眼中,他就是一個壞小孩, 曾經會叫同學偷爸媽的錢給他, 但當時柏霖卻認為, 他不是學不會,只是從來沒有人給他機會, 經過柏霖與他接觸的 3~5 年後, 直到小安要畢業時, 小安說:「Ben,你一定要來我的畢業典禮。」 柏霖問:「為什麼?」 小安接著回: 「因為我從一個不唸書的孩子, 到可以在全校面前,上台接受校長頒的進步獎。」 柏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個孩子向善的過程。 如今,小安進到喜歡的大學, 也進到喜歡的球隊, 不管老師還教練都喜歡他, 而柏霖卻只謙虛地說:「小安能改變, 他自己是重點, 我只是一個陪襯的角色罷了。」 ▲柏霖帶著小安,從一個會偷錢的壞小孩,變成一個八間大學想要他去的孩子。(圖片來源:彭柏霖提供) 他說:「我要用一顆籃球 改變一整個地球」 你可能曾看過有人隨地吐痰、 新聞上有人偷錢、甚至有人在捷運上砍人 因此柏霖認為, 「你有沒有想過未來社會的中流砥柱的組成, 按照年齡推算會落在現在的國小國中生。」 很多孩子其實只要有個人願意陪伴他, 他們不只不會變壞還會變得比一般人更出色! 當柏霖看見孩子的品格操守問題時, 他會覺得很開心, 因為那就是他存在的目的, 當初他是這樣被教導過來的, 現在用同樣的方式 去教導他身邊所遇到的孩子。 我問他,你是否曾因孩子 沒有如你預期的變好,而感到挫折嗎? 他說:孩子的改變, 並非一句話就能搞定, 我們都只能當一個撒種的人, 沒有人有權利說, 我一撒種你就要馬上長起來, 但是我們可以成為那個「曾經」撒種的人, 他們可以少一堂籃球課 但不可以 少一個品格教育的機會! 所以柏霖在這籃球訓練營中, 不只期待孩子把球打好,更希望孩子們, 能把學打球的執著與態度帶進生活、帶進家庭 因為, 「球技只能陪孩子三十年, 但品格能陪伴孩子一輩子。」 甚至是下一輩子、到他的孩子、他的孫子, 不斷不斷地延續下去, 過了好幾代之後的孩子們, 都有可能回想起爺爺曾跟他說, 「做錯事情沒關係,但是不要放棄」 所以柏霖認為, 這是一個可以持續到永遠的一件事情。 訪問那天, 我們和柏霖在他平時上課的球場碰面, 頭頂上不時傳來車子經過的轟隆聲, 壯碩的他身穿球衣,背著一大袋教學器材, 精力充沛地和我們打招呼後, 便開始拿著掃把掃起地來。 我疑惑, 不是應該熱身並準備待會的課程內容嗎? 柏霖向我解釋: 「剛開始創業初期的場地要自己佔, 因此場地髒了都得自己掃自己顧, 但我卻樂在其中,每一次我在清掃的時候, 感覺都非常踏實,是個深度自我對話的時刻, 不管反省、或是決定未來方向, 都是在這個時候,提醒著我莫忘初衷。」 即便到現在,他還是一樣, 都會在上課前做他該做的清潔工作。 現在台灣的環境, 仍然對體育教學不是很重視, 寧願花錢讓孩子去補習、學鋼琴等, 也不太會讓孩子學習運動, 只因這樣的學習看似對學歷沒有幫助, 但這世界上,還是有很多人 學歷不怎麼樣,卻是社會需要的人才, 而這之中的關鍵, 便是那些人是否從小有著好的品格教育, 能夠不畏困難勇敢前行。 雖然柏霖的教學規模還不大, 當我相信他只要有著教學熱忱與理念, 總有一天一定會成功, 台灣改變的起點, 或許就在看似不起眼的籃球場之中。
(圖片/CMONEY影音組) 在泰國拳擊場上,他可以快速的扳倒對手, 風光地贏得數萬泰銖的比賽獎金; 在台灣工廠之外,他是一個偶爾踢踢足球, 過著低調生活的外籍移工。 這位看似平凡不過的移工, 是來自泰國東北的Klaharn Sathaporn 台灣人都稱呼他為-阿朋。 曾經在泰拳場上讓人聞風喪膽, 為了生活,他脫下戰袍, 遠離家鄉來到台灣的小工廠賺錢。 然而,阿朋心中的泰拳熱血, 並沒有因此抹滅, 反而在異鄉找到了消失已久的擂台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出生泰國偏鄉 10歲就靠著泰拳比賽維持家計 阿朋出生於農村家庭, 靠著種米維生。 但因為母親去世、父親失蹤, 由奶奶一手帶大的阿朋從小就為了家計煩惱。 泰拳是泰國的國技, 許多年幼的孩子, 都是在擂台前耳濡目染下長大, 阿朋也不例外。 從小自主練習的他, 10歲就參加村裡舉辦的泰拳比賽, 獲得250泰銖的比賽獎金。 這對年幼的阿朋來說 是一個賺錢的大好機會, 更讓阿朋下定決心 要成為職業泰拳選手。 敵不過歲月摧殘 25歲就宣告退休 在泰拳的規則裡, 選手的獲勝次數會與獎金成正比, 也就是說每打贏一場, 就可以進階到獎金更高的比賽。 而阿朋10歲就開始累積比賽經驗, 一直到他離開家鄉前往曼谷參加大型比賽時 他贏一場比賽就可以獲得3000泰銖, 村裡更是沒有人可以與他對打。 在他的全盛時期, 甚至可以一路晉級到獎金有3萬泰銖的比賽。 談起過去的豐功偉業, 阿朋只是淡淡地說:「訓練真的很辛苦。」 當時為了比賽, 阿朋放棄所有年輕人的娛樂 還減掉10多公斤 只為了讓身體更加輕盈。 然而,每一種光鮮亮麗的職業 總會有衰退的時候。 泰拳選手的黃金年紀約在20到24歲左右, 已經打拳10幾年的阿朋 感受身體無法再負荷激烈運動 於是他在職業生涯的最後一場比賽後 向教練提出了退休的要求, 25歲的阿朋告別舞台回歸平凡生活。 封拳20年 卻在異鄉找到新的擂台 卸下戰袍後的他, 在曼谷當推高機工人, 偶爾打打拳當消遣。 後來聽說台灣的就業環境機會好、薪水高 便來台灣的工廠工作,一待就是20幾年。 風光的過去,藏在內心最深的抽屜裡 就連台灣的泰國朋友 都不知道阿朋曾擁有的另一個身分。 一直到2015年, 一場業餘的泰拳比賽 讓封拳20年的阿朋再次嶄露頭角。 (圖片擷取自:立青泰拳館) 當時泰僑協會為了尋找泰拳選手參加比賽 便詢問阿朋的意願, 沒想到卻誤打誤撞找上真正的前職業選手, 當時已經40多歲的阿朋不負眾望 在比賽中過關斬將,獲得亞軍。 找回手感後的阿朋陸續參加不少泰拳比賽 也讓他在移工圈聲名大噪。 回顧再次披上戰袍的景象 阿朋沒有緊張, 反而是興奮地說: 「很開心台灣有這麼多人也熱愛泰拳!」 (圖片擷取自:立青泰拳館) 為了讓更多喜愛泰拳的人 有個穩定的練拳場所, 桃園的「立青企業」老闆羅勝炳, 成立了「立青拳館」 從此,立青拳館便成為阿朋的第二個家。 阿朋在這裡立下不少戰績, 也逐漸退居幕後,將戰術傳授給年輕人 努力讓泰拳更加發揚光大。 風光只是一時 唯有夢想可以長存 在擂台上發光發熱的阿朋 走下舞台,還是得跟一般工人一樣 早起打卡工作、努力加班賺錢。 或許在一般人眼中, 他們就是來台灣工作的「外籍移工」 但其實,他們心中都有像你我一樣的「夢想」 他們願意為熱愛燃燒生命, 即便身處異地,也不會有一丁點改變。 如今,看著台上打拳的毛頭小子 就像當年的自己, 在跌倒後成長; 在疼痛中茁壯, 身為教練的阿朋眼神充滿驕傲。 或許有朝一日, 真的能夠架起屬於自己的國際舞台, 各路人馬在擂台上切磋拳藝, 有實況轉播、還有觀眾的呼喊聲。 台上賣力揮拳的有強勁的敵人, 還有熱情永不滅的自己。 在阿朋心中, 曾經的風光不算什麼 回歸平淡後, 心中的夢想依然努力耕耘 才是最踏實的。
(圖片擷取自:菲筆尋常 粉絲專頁) 正值青春萌芽, 13歲的時候,罹患「惡性骨肉瘤」 14歲的時候,截去了右手, 18 歲邂逅了遠在愛琴海的力恩, 談了一場跨洋浪漫戀愛 21歲戴著氧氣罩,成為力恩的新娘, 兩天後,受到上天的徵召,離開了我們… 在她 21年的生命裡, 幾乎一半的日子都在與疾病抗戰, 但她並沒有被病痛吞噬, 反而在這樣的黑暗之中, 綻放了最美麗的靈魂。 (贊助商連結...) 罹癌的 22歲少女,死亡前 2天, 帶著氧氣罩完成婚禮 2018年的 3月 4號, 在牧師的見證之下, 菲比與力恩在病房中, 舉辦了一場簡樸的婚禮。 那時候的菲比, 剛經歷了一場大手術, 雖然虛弱得必須戴著氧氣罩, 婚體時間也因病狀不佳而一再提前, 但菲比臉上掛著無比幸福且滿足的笑容。 這是菲比所經歷的最後一場儀式, 沒有恨與悲悽,只有滿滿的愛與祝福。 就是這樣的知足與溫柔, 讓人對她的故事更為動容。 兩天後,一口哽住的氣, 帶走了菲比。 她的故事停留在花樣般的 21歲。 (圖片擷取自:菲筆尋常 粉絲專頁) 13歲罹患惡性骨肉瘤 被宣判:存活率不到 20% 13歲的菲比,是一個成績優異的孩子。 小學三科跳級、語文表現亮眼, 活潑可愛、落落大方, 未來前途一片光明璀璨。 就在就在這樣美好的年紀裡, 被診斷出「惡性骨肉瘤」, 就像是上帝開的惡意玩笑, 在 14歲的時候,因為骨癌惡化, 必須截去彈鋼琴的右手,得以保命。 在兒童癌症中佔不到百分之 5的機率, 在所有人之中, 百萬分之一的機率 不到百分之 20的存活率, 從天而降, 沉沉的數字印在檢驗報告之上, 像是宣判了這美好青春的死亡, 巨大的折磨才正要開始, 輾壓著菲比的身體與心靈。 (圖片擷取自:菲筆尋常粉絲專頁) 加重的病情,愈加虛弱的身體 用創作與學習,壯大自己! 身體的損傷,無力回天, 心靈的磨難,卻會越挫越強! 菲比的人生並沒有與她的右手一起死去, 無法到學校上學,就在家中自學; 無法彈琴,她依然創作詞曲。 雖然曾經停下腳步抱怨神的不公平, 但她未曾放棄過人生中的進程, 未曾被病痛真正打倒! 在自己的心疲乏到無法堅持時, 就看書,重障的力克.胡哲、 躲避納粹的猶太少女-安妮, 還有四川舞蹈姑娘-廖智、 獨臂的籃球員-凱文.勞伊。 他們透過書籍與生命故事相識, 菲比從他們的身上得到力量, 而我們也在菲比的身上學會勇敢! 因獨臂與化療落髮的自卑 封閉了渴求戀愛的少女心 都說「神」是任性且慷慨的, 祂選擇了你為祂行動, 必然會給予你豐厚的回饋與關注。 14歲的菲比,在截去右手之後, 因為缺了一隻手臂的袖子; 因為化療而掉落的頭髮; 因為不知何時會崩潰的身體; 因為對上天徵召的恐懼; 一切的一切,是如此沉重且真實, 深深的自卑,與怕被傷害的自尊, 讓菲比偷偷埋葬了屬於少女渴求戀愛的心。 18歲時,因為「截肢者支持」的外國網站, 認識了來自愛琴海的希臘男孩-力恩。 縱使距離遙遠、文化截然不同, 雖然語言障礙難以抹滅, 但這一切都無法阻止他們彼此吸引。 就像是菲比所說的那句話: 「縱使有千萬個理由 可以放棄彼此, 但只要還有一句:『我想你!』 其他的就沒那麼嚴重了。」 來自希臘的男孩, 陪伴菲比走完生命的最後一哩 在菲比 18歲生日後的一個星期, 收到了一份來自希臘的小包裹, 一張藍色的生日卡片,海洋上的小船, 乘載了一顆紅色的心, 在下面寫著「You found my heart.(你找到了我的心)」 伴隨著這個告白的包裹, 力恩用視訊告訴菲比,他即將造訪台灣! 從螢幕背後真正出現在菲比的人生之中。 第一次的見面,力恩用雙手緊緊的環抱住菲比, 菲比用她的左手,圍成了四分之三的擁抱, 雖然不完整,但也足夠溫暖了! 在之後的時間裡, 力恩成為了菲比心中的情感寄託與慰藉, 在菲比被化療疼痛折磨,被手術恐懼壓迫時, 力恩會直接從希臘飛到台灣, 牽起菲比的手,親吻她落髮稀疏的頭, 告訴她:「不要害怕!我們會陪著妳!」 力恩,就像是菲比在病發時, 向神乞求的天使!看見了屬於她的缺陷之美, 也看見了她最純潔又勇敢的靈魂。 力恩所說的那句話: 「An incomplete body is more beautiful! (不完整的身體更美麗!)」, 打開了菲比封閉的心, 讓菲比願意重新相信愛情, 願意勇敢建立一段關係! (圖片擷取自:菲筆尋常 粉絲專頁) 化療、截肢與骨癌的打擊, 都無法阻止她擁有富足的生命! 面對 23次的化療, 34次的放療, 歷經多次手術與右手截肢, 神對她的考驗,嚴厲而且慘酷, 她卻依舊用微笑與愛回應這個世界! 她是一個青春洋溢的少女; 她有個充滿愛與信仰的家庭; 她在國小是跳級的資優生; 她考上了東吳英文系還輔修了社工; 她唱歌彈琴甚至創作歌曲; 她看書、寫書,獲獎無數; 她積極參與校內外公益活動,對此樂此不疲; 她有個異國男友,一段浪漫的跨國戀情。 當我們重新回溯菲比的人生, 扣除了「疾病」這件事後, 其實與你我並無二致,甚至更加優秀! 她用生而為人的無限可能, 填滿了她的人生, 頑強地打破了 病歷上的各種數字, 告訴世界「她不只是病歷上的存活機率,是菲比!」 命運不是注定, 全看你怎麼看待機運! 人生總有許多無法預期的意外, 我們無法抗拒,也無法逃脫, 或許會為此憤怒,又或許會絕望, 但你也可以選擇和菲比一樣, 緩下來,接受它,然後不放棄希望! 也許這些生命中的不期而遇, 都是為了促成一次最美的邂逅, 帶你找到屬於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物。 就像是菲比遇見了力恩一樣! 菲比的時間已經停在永遠的 21歲, 但她的故事與勇敢的靈魂, 卻會持續得陪伴、鼓勵著我們向前! 本文參考自:《不要說我堅強:我希望在我死後,仍能繼續活著》 作者: 柯菲比, 張瓊午(菲比媽媽) 追蹤作者 新功能介紹 出版社:時報出版
(圖片擷取自陳原Facebook /SHUTTERSTOCK示意畫面) 一個出身平凡的「七逃囝仔」, 沒有錢、沒有靠山又剛好不擅讀書, 但卻靠著他的一口草根拚勁, 開創了夕陽產業的嶄新未來! 他是陳原,台灣首屈一指的「送行者」。 「台灣仁本」的創立者,也是現任執行長, 他用真誠與愛陪伴了許多人, 與他們的摯愛道別。 他更用他的服務與產品, 扭轉了華人社會對於「死亡」與「殯喪」的態度,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故事。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沒有錢的童年, 只好學會自己賺錢 母親早逝,父親忙於工作,陪伴自己的就是阿祖, 上學之前就跟著阿祖去菜市場賣菜, 耳濡目染下, 招呼客人的應對進退都默化在陳原的血液深處。 在學校得不到成就感, 但卻擁有「做生意」的敏銳嗅覺, 在缺乏零用錢的童年裡, 只能靠自己想方設法到處賺錢, 兜售父親辦桌後, 剩下的奢華食材組成的高級便當。 高中以後,甚至與舞廳業者合作, 在校園裡販售舞廳門票, 更為了開拓市場而四處轉學。 也許是因為環境所迫,也許是因為本性使然, 陳原勇於突破的靈魂, 與敏銳獨到的商業眼光, 從小就可略知一二。 母親自殺早逝, 帶給陳原最大的遺憾 談到母親,他說:母親從小管教甚嚴, 而自己就是不受教, 甚至常常希望「如果媽媽不在就好了!」 誰能料到這個願望成真的太早, 在陳原6歲的時候,因為和親戚的爭執, 一時氣不過選擇自殺。 此後,他的心中就存在著某部分的缺憾, 「最大的遺憾,並不是無法過母親節, 而是我對阿母的記憶什麼都沒有, 我想要懷念她,卻不知道該想念什麼。」 跟著父親辦桌的日子, 在紅白帖中,洞見商機! 陳原口中的父親,是位不擅言語的總舖師, 帶著古早味男人的硬派, 是個外表剛直,內心溫暖的人。 對親戚朋友總是樂善好施, 時時刻刻關心、體貼別人的需求。 如要請客, 誰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都記在心裡 跟著父親四地辦酒席,在那些婚喪喜慶之中, 父親的體貼與剛直,陳原沒少學, 但他總覺得「辦桌」是個沒有出路的產業,看不見未來。 憑藉著對生意的嗅覺, 他看懂了這世上有兩件事是絕對不會消失的: 一是 一定有人結婚, 二是 一定有人死亡。 雖然婚禮之中,有賺頭的工作他做不來, 但在喪禮方面的服務, 卻像是發著光一樣藏著巨大的商機,使他躍躍欲試。 無路可退的決心, 來自父親的那滴眼淚 順著年輕的衝動與幹勁, 就這麼一頭栽入了殯儀業之中。 跟著舅舅,從送花圈的小弟開始做起。 白天奔波於各色喪家送著鮮花, 夜半又追著廢棄花圈做回收,撿花、插花, 手指的舊傷未癒,新傷又來。 父親叫他回家學辦桌, 陳原卻一口趕他回家。 連母親離開時,也未見父親掉下半滴淚, 但他卻在那天, 看見父親的背影與他紅了的眼眶。 至此之後,他便黯下決心, 一定要將自己的事業做大! 面對家屬, 必須多一點同理與貼心 長期在太平間裡走跳, 除了那些帳面上的禮儀服務之外, 也幫著家屬處理那些複雜的手續, 陳原對此說:「如果我能幫點忙,為什麼不做?」 畢竟人生在世,能遇到多少次死亡與意外? 這些「免費」的服務, 奠定了「台灣仁本」的初衷: 以人為本,以仁為人。 從一家什麼都沒有的兩人小公司, 直至今日,公司規模已擴大至百人以上, 更將事業規模拓展至中國地區, 靠的並不是別出心裁的廣告或是行銷手段, 就只是最根本的「同理與貼心」。 努力化解 社會對「殯儀業」的恐懼 在創業初期, 被交代「不要在公共場所遞名片」, 好像「殯儀業」這三個字有毒一樣,人人忌諱。 這件事不怪他們, 因為在華人文化中, 豐富的神鬼傳說, 賦予了人對「死亡」的畏懼與厭惡。 像他長期在醫院與太平間打滾, 倒也沒真的遇過靈異事件。 雖然可以原諒人們對於未知的恐懼, 但「好面子」的陳原, 不甘殯儀業永遠蒙著一張晦暗的面具, 他希望這個行業可以體面,可以發光! 不只是為了自己的面子, 也是為了創造一個看得見的未來, 讓往後加入這個產業的後進之輩, 不再被嚇跑、不再背負著汙名, 不再被瞧不起, 也不再像以前的他, 連遞張名片也必須戰戰兢兢。 利用服務, 反轉人們對「死亡」的恐懼 為了與各家殯儀業者競爭, 他開始注意所有客戶「會看得見的外在形象」, 他公開了公司服務項目的價格, 家屬不再因為後事的處理, 被不熟悉的殯遺業者亂喊價; 因為感受過太平間的陰冷與惡劣環境, 不希望家屬與死者告別時, 還必須勞心費神的抵抗品質低下的空間, 所以打造五星級太平間。 陳原也管理員工服裝儀態, 從初期個個像地痞流氓,人見人怕, 到後來公司人人西裝革履, 看起來專業可親。 陳原對於服務的敏銳, 不只著墨於外在, 更深入新的服務開發, 量身打造「客製化告別式」。 不只洗白殯儀業的負面印象,拓展事業版圖, 更是提供了人「面對死亡」的選擇, 可以有所計畫,不再被動的「等死」; 可以主動出擊,讓死者帶著最少的遺憾離開。 面對末路,陳原用努力與結果, 打破別人的不信任! 一路支持陳原拚搏至今的動力,都來自家庭。 阿祖點醒了他的生意頭腦, 父親以身教導他待人接物該有的體貼與真誠, 加上對母親無從思念的遺憾。 陳原將所有他遭遇的苦難往肚裡吞。 就如同他說的那段話 「這個社會很現實,你沒有任何成就, 別人對你的負面評價,你是很難反駁的, 即便你根本沒有錯。 所以與其花力氣解釋, 不如好好花心思在工作上, 用實際的行動打破別人的不信任。」 他用真誠與努力, 成功證明他的眼光與決定, 賦予了夕陽產業,一個嶄新的未來。 當你遭遇末路, 會怎麼面對? 會慌張、會接受、會躊躇不前, 任由它將你吞噬? 抑或是像陳原一樣, 筆直地向前,無所畏懼 在末路之中開創出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 陳原用他的經驗證明了: 只要有決心,並堅持到底, 就會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圖片來源:CMoney影音組) 今年 23歲的李怡潔 從有意識以來就不斷接受各種治療 每天的生活都在醫院、家裡、學校中度過 那時候的她每天像活在惡夢中 不知道自己下一次要接受什麼治療、 下一秒又要受什麼樣的痛苦 甚至連自己罹患了「漸凍症」 都是透過新聞報導才知道 也是那一次的報導 她才得知自己活不過 20歲 而現在的她,已經 23歲了 也持續在自己的生命中發光發熱 她投入最大的熱情在她所愛的事情上 努力把自己的生命活得精采。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透過新聞報導 才知道自己 活不過 20歲 李怡潔從 1歲時就發病 所以從她有意識以來 就開始接受各種大大小小的治療 但那時候的她還不知道自己到底生了什麼病 以為自己只是不能走而已 在國小四年級某次英文演講 李怡潔被當時的縣長夫人攔下來 希望能親耳聽她說她的故事因為這件事 記者報導了她的故事、採訪她的母親 而她也是那時才透過新聞報導 知道自己得了漸凍症 才知道自己的生命可能活不過 20歲。 想著自己每天都要無限循環的接受治療 卻不會好起來 放棄的念頭不斷浮現在她腦中。 (圖片來源:李怡潔提供) 當時的她充滿負面情緒 時常想放棄 剛得知病情的她開始胡思亂想 因為這個病是不可能痊癒的 再怎麼看醫生、復健也不會好 她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 整個人充滿負面情緒 但因為不想讓家人、朋友擔心 只能自己承受這些情緒 那時候她只能一個人默默掉淚, 用文字抒發情緒 當時她在手機裡打了一段話: 「每個生命都像一顆種子 為什麼我的生命像一顆沒被澆過水的種子 為什麼大家都能走我不能走。」 從她的文字裡 看出她對自己的病情、生命感到失落 卻也無能為力。 這個病對她、家人來說都是束縛 家人還是不離不棄的陪伴 這個病對她、家人來說 就像一個束縛 那些生活中我們看似平凡、簡單的小事 如上廁所、吃飯、喝水,甚至是睡覺、翻身 她都需要他人協助 特別是家人要付出很多體力、時間、金錢照顧她 就算家裡的經濟狀況不是很好 就算很多治療需要花費龐大的醫療費用 就算不知道對病情是否有幫助 唯一經濟支柱的爸爸都會說: 「沒關係,就做, 不管要花多少錢都沒有關係。」 這些辛苦旁人絕對無法理解 而她的家人卻不離不棄 陪著她一步一步向前走。 (圖片來源:李怡潔提供) 一封來自受刑人的信 讓她決定寫下自己的故事 每當有想放棄的念頭出現時 她都會花與自己獨處、跟自己對話 不去想負面的念頭 只是專注在自己眼前該做的事情 時間一久,負面情緒也就淡了 問起是什麼事情讓她重新振作 她說其實生活上很多事情 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她 而讓她決定振作最關鍵的因素 是一封來自受刑人的信 在她高中時 一位受刑人看了她的報導 覺得很慚愧,認為跟她相比之下 他不懂得珍惜自己人生擁有的一切 怡潔的故事讓他對人生有了新的認知 也讓他有了面對未來的動力 他後悔犯錯 也希望可以成為更好的人。 (圖片來源:CMoney影音組) 當時這件事,讓怡潔知道 原來她的故事 可以影響一個素昧平生的人 所以她開始寫下自己的故事 花 5年的時間 寫下《7300最平凡的奢侈》這本書 這本書紀錄了她這二十年、 七千三百個日子以來的人生試煉 她說:「在別人眼中 可能只是一晃而過的青春歲月, 對我而言卻是一場場嚴峻的人生試煉, 同樣的是,它都在我們的生命中 添上了一抹獨一無二的精采。」 (圖片來源:李怡潔提供) 她開始調適心態 樂觀面對自己的人生 在她身上,看到她走過這些日子後 心態成熟、樂觀面對的樣貌 問起別人是否會對她投射異樣的眼光 李怡潔總是說:「把自己心態調整好就好了, 自己心態調整好 就不會覺得別人對自己有異樣眼光。」 對於一些別人有辦法做到自己卻無法完成的事 她說她也曾經感到失落 但她學會消化那些情緒 也不會特別羨慕其他人 因為她知道 別人也許正在經歷她不知道的痛苦 所以沒有必要羨慕任何人 只需要珍惜眼前自己擁有的、 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就可以了。 「不需要糾結生命的長短 只要專注在當下就足夠了!」 當年被醫生宣判可能只能活 20年的她 今年已經 23歲了 她沒有因為醫生的話而限制自己的人生 她說就像當年霍金知道自己的病後寫了一段話: 「20歲那年,把自己的生命歸零, 那之後的,就是獲得。」 對她而言也是一樣 這些年來,她不去計較自己可以活多久 因為誰也不知道意外會在什麼時候出現 她說:「不需要去糾結生命的長短, 只要盡可能的專注在現在應該做的事情, 把它做好,不要浪費每一個你擁有的時間, 我覺得這樣就是足夠的。」 她的生命沒有受限於這場疾病 反而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有些事情她自己都沒有想過自己能夠做到 就像她曾經受邀總統教育獎的詞曲創作 那時候,她沒有經驗也不會作詞曲 但還是放手一搏、努力嘗試 最後獲得了佳作的成績 「謝謝自己當時沒有因為沒試過就放棄。」 她說 她希望大家可以給自己嘗試的機會: 「因為沒有試過,你不會知道 堅持過後的獲得有多豐富。」 她希望透過自己的故事 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在怡潔身上,看到更多的是同理心 她不想給和她一樣的人 鼓勵及安慰 因為她知道,只要不是當事人 就不會明白那些心情與痛苦 而她總是說自己幸運 可以得到這麼多的資源和關注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像她一樣 有家人的關心、陪伴 她希望透過自己的故事 能讓更多人了解這個疾病、 更願意投入、協助公益活動 並給予他們關心、幫助 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看見。 (圖片來源:李怡潔提供) 現在的她,大學即將畢業 對於未來她充滿期待 她喜歡拍照、攝影、文字 如果心有餘力 她也希望能繼續透過演講、作品 幫助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她笑說:「雖然夢想都很豐滿, 現實是很骨感的, 但還是要盡力去做! 只要能夠帶給別人好的影響, 我都覺得自己的故事就有存在的意義。」 每個人的生命都會經歷不同的事情 遇到痛苦、挫折時 我們總是特別習慣放大檢視它 因而忘了自己擁有的事物 然而,怡潔的生命歷程 比一般人還要艱辛 她卻能帶著樂觀、知足的心態 面對眼前的種種挑戰、 珍惜每件自己擁有的事情 讓每一個當下綻放出最燦爛的光芒 雖然身體逐漸萎縮 但她的心靈卻越來越強大 用最勇敢的鬥士精神精彩、 豐富自己的人生。 在採訪怡潔時 感覺不到悲傷的情緒 談起過去低潮的日子 她只是雲淡風輕的描述 而現在的她用樂觀、開闊的心情 面對往後的人生 專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 採訪當天,我們跟怡潔去找畢製的拍攝地點 跟小編聊起攝影,感覺到她滿滿的熱情 那天天氣正好、太陽正大 陽光照著在輪椅上的她 看她認真的樣子 說著自己喜歡拍照、想做節目…等 我已經可以想像未來的她 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上發光發熱的樣子了。 我在怡潔身上看到難能可貴的是同理心 她不用自己的眼光、想法看待別人 她說:「每個人都有他經歷的痛苦。」 大家在經歷低潮的時候 都覺得自己是最悲慘的 怡潔不但樂觀面對自己生命的挑戰 還帶給他人能量,也能理解別人的痛苦 真的在她小小的身上 看到強大又溫暖的力量。
(圖片擷取自:TED) 林懷民:「跳舞是我的初戀,寫作是我的妻子。 結婚後,遇到老情人,舊情復發, 於是跳舞變成了我的情婦。」 現年71歲的林懷民, 在1973年創立現代舞團「雲門舞集」 如今也已45個年頭。 林懷民與其他資深舞者共同將於2019年退休, 也宣告「林懷民時代」即將走入歷史… 從一個小說家轉變為現代舞大師 他的路是這樣走過來的…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從文人變舞者 爸爸卻戲稱跳舞是乞丐的行業 林懷民大一進入政大念法律系, 一年後轉到新聞系,接著到美國繼續唸新聞。 一學期後又轉到英文系小說創作班, 同時開始自學跳舞。 25歲回到政大教書, 大概是全校最年輕的講師, 第二年便創辦了雲門舞集。 身旁的人都嚇了一跳, 一個文人怎麼決定跳起舞來? 就連父親都說: 『舞蹈家呢,是所有的藝術家裡面最偉大的, 因為他用身體來做表達,最辛苦、最難 但是,跳舞可能是乞丐的行業啦...』 多年前林懷民母親過世後, 在遺物中發現有一個存有百萬的存摺 上面名字寫著林懷民。 這才知道母親始終擔心著 林壞民選擇這條路會失敗。 把雲門舞集停掉 被認為是最好的作品之一 在經營舞團的工作中,不只是要編舞 還有行政、人事、募款。 初期一定什麼事都必須自己來, 但沒有名氣的林懷民吃閉門羹宛如家常便飯。 他卻說「被拒絕是一件很棒的事。」 從14歲時開始寫文章的他,總是被退稿, 但他認為只要有一個人願意幫助你, 就要非常的珍惜,那是一輩子的恩情。 1986年,暫停雲門舞集 1983年雲門舞集已是小有名氣, 經常往返歐洲表演, 然而他一邊在台北藝術大學的舞蹈系工作 一邊又在巡迴練團。 蠟燭兩頭燒,讓生活品質大幅下降, 於是林懷民便決定停下雲門舞集。 其實撇除現實因素,林懷民心中更大的疑惑是 「我還可以編出什麼舞?」 他用兩年的時間執行暫停的計畫, 安頓資深的舞者,讓他們找到新的工作, 安排年輕舞者到美國繼續學習。 1990年林懷民從美國回到台北第二天, 一個計程車司機問他說雲門為什麼停掉了? 林懷民便解釋表演藝術在台灣的困境以及種種原因, 他表示他能理解跟同情。 就在下車前司機才說 :「林老師, 在台北這樣混亂的交通裡討生活, 也不好過,每個行業都有艱難的地方。 我也能夠體會雲門的困難, 但是,台灣需要有雲門舞集。」 車子開走的時候,他還喊說,林老師加油! 林懷民站在原地感到相當慚愧, 問自己是否背棄了那些支持與期待。 如今回頭看, 他因為停止雲門舞集, 才認識了台灣人 對文化的感染力有多強烈。 「我覺得把雲門停掉, 是我一輩子裡面最好的作品之一。」 1991年雲門舞集終於回歸,且不再停止。 而這次的回歸,團隊運作也更成熟了, 正如現在看到的雲門舞集, 推出的作品總是代表著經典。 一句家鄉的鼓勵 勝過千百篇媒體的誇讚 回顧這40多個年頭,雲門舞集已成為經典, 雖然在2008年曾面臨失火, 導致三十五年來的歷史資料付之一炬, 但認真的林懷民沒有時間難過太久, 馬上重整士氣帶領舞團到歐洲表演。 紅遍大街小巷的舞團, 被國際媒體報導也是常事, 但對林懷民來說最有價值的舞評, 是在某一年的大甲媽祖繞境。 有一位農村老婦人上前 握住林懷民的手用台語說: 「林先生,感謝你美麗的藝術。」 說完便消失在人海裡。 從基層民眾的口中聽到這句話, 就是林懷民將藝術 奉獻給台灣土地最大的回饋。 人生沒有任何的限制 闖就對了 林懷民說,他相信每個時代都有它的限制, 可是那個限制是你主觀的認定, 不是外面加諸於你的。 年輕的時候去撞擊,去認識自己, 檢討、反省、往前走。 是的,人生不設限的, 除非你給自己製造障礙。 「年輕」的同義詞 叫做勇敢,不害怕, 只要永遠保持那顆年輕的心, 那你便已經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
(圖片擷取自:geni) 「寧願燒盡,不願銹壞(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 這段文字最能代表宋伊莉莎白醫生不平凡的一生。 擁有高學歷的宋伊莉莎白來自蘇格蘭, 24歲時便拋下了家鄉優渥的生活, 遠赴重洋來台灣行醫。 熱愛台灣的程度, 連孩子的名字都以台灣「小琉球」為名, 全心全意奉獻醫術在這座小島上, 最後卻連生命也在這裡燃燒殆盡…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首位獲得三重執照女醫師 放棄名利 遠赴台灣行醫傳教 宋伊莉莎白醫師原名Elizabeth Blackburn Christie, 出生於蘇格蘭的格拉斯哥, 父親是一名事業相當成功的藥師, 母親則盡心教育, 將家中四名孩子皆栽培為醫師。 身為長女的伊莉莎白, 天資聰穎,在學期間總是名列前茅, 19歲時便已完成大學學業, 進入醫學院學醫; 5年後以第一名的成績光榮畢業, 當時的她才24歲。 畢業後考取「三重醫學學位」 同時也是蘇格蘭第一位獲得此殊榮的女醫師。 *三重醫學學位(Triple medical qualification) 是蘇格蘭的醫學學位認證制度, 等同於現今的「內科」、「外科」和「藥師」三重執照, 簡寫為L.R.C.P. & S., Ed.。 但伊莉莎白卻不願意待在家鄉, 坐等名利雙收; 而是選擇海外醫療傳教工作, 到偏遠地區行醫。 伊莉莎白堅定的信仰透露出她想出走的決心: 「耶穌走遍加利利,在各會堂裡教訓人, 傳天國的福音,醫治百姓各樣的病症。」 (馬太福音4:23) 伊莉莎白被這句話深受感動, 決定跟隨耶穌的腳步 用自身力量幫助他人, 勇敢地踏上一個遙遠 且未知的島嶼—福爾摩沙。 拼命三郎 到處看診 就連自己懷孕也還在離島接生 1891年,伊莉莎白遠赴重洋 來到當時還被稱呼為福爾摩沙的台灣, 花了一年的時間學習台語, 也在這段時間結識了 同樣來自蘇格蘭的宋忠堅牧師。 兩人於1892年結婚, 伊莉莎白也冠上夫姓, 成為宋伊莉莎白, 從此夫妻倆便在台灣落地生根。 2年後大女兒出生了, 身懷六甲的宋伊莉莎白, 沒有選擇一個安全的地方待產, 而是繼續在小琉球進行醫療工作, 於是大女兒便意外地在小琉球出生; 夫妻倆也以小琉球的英文名「Lombay」 作為女兒的中間名來紀念。 看病拿藥不收半毛錢 就連病倒了也掛念台灣 在早期保守的風氣下, 傳統女性根本不敢找男醫生看病, 而宋伊莉莎白不僅是當時唯一的女醫師, 更有著精良的醫術, 深獲婦女的信賴。 且宋醫師的治療完全不收費, 拿藥也不收一毛錢, 就連有病人想送上禮物她也婉拒, 生活僅僅靠教會的資助。 然而當時台灣的衛生條件差, 炎熱的天氣容易感染上瘧疾; 辛苦工作的宋醫師, 就算心是鐵打的, 血肉做的身體也會支撐不住。 1896年,宋醫師病倒了, 在丈夫的堅持下, 宋醫師回到蘇格蘭養病, 然而這一次回蘇格蘭, 卻是宋醫師最後一次回到家鄉。 燃燒生命行醫助人 卻從此長眠於他鄉 身體逐漸康復後, 宋醫師在1898年又回到了台灣, 她依然辛勤的工作, 甚至比過去更賣命, 時常忙到沒時間吃飯睡覺。 因為獲得許多婦女的青睞, 宋醫師總有看不完的病人, 盡心盡力的她堅持隨傳隨到。 不論是颳風下雨或是三更半夜 只要有需要看診或接生的地方 她都會不辭辛勞地趕到; 一年下來竟幫助了將近七千人。 如此的操勞,讓宋醫師再度倒下, 這一病卻讓她永遠長眠於此。 1900年12月, 宋醫師在前往高雄的途中染上重病, 經由台南新樓醫院的日籍醫師會診後, 依然不見起色。 發病後不到兩個月, 宋伊莉莎白醫師便在新樓醫院病逝, 享年33歲。 病逝後,家屬將遺體安葬在 台南府城拱辰門外公墓, 追思當日哀悼的民眾綿延不絕; 當中更有許多婦女, 是因為宋醫師精湛的醫術, 在難產時從鬼門關前被救了回來。 「寧願燒盡,不願銹壞」 正是宋醫師醫師這一生的寫照 宋醫師將生命奉獻在這個遙遠又貧脊的國度裡, 且不曾喊過辛苦,也未曾想過放棄。 宋醫師雖然已在這片土地安息了超過百年, 然而她的精神宛若無形的力量, 不斷激勵著我們。 新樓醫院也在新建的大樓中 將禮拜堂命名為「宋伊莉莎白紀念禮拜堂」 紀念著這一位熱血愛台的女醫師。 在宋醫師眼裡,助人不分國界, 更是沒有所謂的語言及種族隔閡 在助人為樂的成就面前, 名利及金錢全是旁枝末節。 雖然這位熱血醫師的生命僅燃燒了33年, 但她想傳達的理念,卻不曾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