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忠達:聯準會縮表 量化緊縮時代來臨
台北時間9月21日淩晨兩點,美國聯準會(Fed)宣布最新貨幣政策,利率沒變,維持在聯邦資金利率1%至1.25%的目標區間;並說中期而言,颶風帶來的損害,不太可能大幅改變經濟成長的走勢。
Fed用以預測利率的點陣圖則顯示12月將升息1次,2018年再升息3次,並將2019年的利率預估由2.9%調降至2.7%,並說較長期而言,利率將上升至2.8%,前次預估為3%。同時,也決定今年10月啟動縮表計畫。
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聯準會採行量化寬鬆(QE)政策,透過大量購買債券等方式,挹注資金到市場,持有的國債和抵押貸款等相關證券,從原本的9,000億美元,擴張到4.5兆美元,長達將近10年的時間,以挽救低迷多年的蕭條與衰退。目前美國經濟已在明確的復甦軌道上,因此聯準會決定縮表。
聯準會當年所推出的量化寬鬆,標誌了一個新時代的來臨,如今隨著啟動縮表,正式開啟了「量化緊縮時代」,也是一大里程碑。
如果根據聯準會6月公布的縮表規畫, 做法上,初期每月縮減100億美元, 其中公債60億美元,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MBS)40億美元,每3個月上調100億美元,直至上限500億美元;對應公債與MBS每月縮減上限分別為300億及200億美元。金額上,未來12個月縮表金額3,000億美元,等同升息半碼(根據聯準會堪薩斯分行的評估報告,縮表6,750億美元,相當於升息1碼)。
縮表進程緩步溫和
仍強調勢在必行
縮表方案將延續到2023年,聯準會並沒有提到縮表後的規模,只表示將能反映銀行體系對準備金餘額的需求,以及確保未來能夠有效地執行貨幣政策。根據聯準會紐約分行的預估,最終縮減金額介於1兆至2兆美元,代表對金融市場的收縮效果,可能「相當溫和」。縱使是緩步漸進的基調,縮表還是勢在必行,因為擔心下一波大蕭條來臨時,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如果還是在肥腫的狀態,屆時根本沒有任何刺激經濟的政策工具可以運用。
縮表可能產生的影響,首先是貨幣供給量減少,整體金融情勢趨於緊縮;而由於歐、日央行仍維持寬鬆政策,殖利率相對較低,將導致資金流入美國,使美元對日圓、歐元等貨幣升值。至於經濟上的衝擊,則是利率上升,引導房貸、企貸及消費性貸款利率上升;美元升值,影響美國企業出口競爭力及海外獲利。
通膨率低迷
美經濟最大隱憂
除了宣布啟動縮表,我們還留意到,在Fed貨幣決策會議後的記者會上,葉倫主席的談話當中,透露了一個重要訊息,那就是「持續低迷的通膨情勢」,這一點究竟是怎麼回事,連聯準會也捉摸不透。葉倫說:「我們對於通貨膨脹的機制,並不完全了解……今年通膨的低迷,多多少少算是個未解之謎。」
類似的話語,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克也表達過,在他的卸任記者會,有記者提問:「為什麼貨幣寬鬆政策實施多年,卻看不到通膨?」柏南克回答說:「這是一個謎。」
導致全球面臨低通膨或通縮壓力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應是就業情勢不理想,造成儲蓄率上升,消費需求因而減少;人口成長趨緩,弱化消費力量;科技持續創新,帶動新的商業模式。
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員辜朝明則是在他的著作《總體經濟的聖杯》一書中,提出「資產負債表型衰退」理論,其解釋非常單純,卻很有道理。他說,貨幣數量=基礎貨幣×貨幣乘數,主要央行的QE政策,固然大量增加各國的基礎貨幣,但因企業、家庭貸款需求大減,各國貨幣乘數大幅降低,這就使得通膨不易發生……
本專欄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Money錢》2017年10月號第1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