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名人觀點

徐一鳴:併購計畫帶動奇力新營收

An awesome picture

全球股市今年9月的關注焦點是Apple新iPhone的發表會,結果一如市場所料:一款搭配AMOLED(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的紀念機種iPhone X,及兩款一般機種iPhone 8及iPhone 8 Plus, 配備、定價都和市場預期差不多,可說是一場表現恰如其分的發表會。
 
市場沒驚奇、沒失望,但因為前幾月Apple和其供應鏈廠商股價都漲了不少,便有不少股市分析師喊獲利了結,叫大家減碼Apple及供應鏈廠商股票,不過Apple股價從9月12日發表會至9月18日股價僅小跌1.75%,顯示市場對於新iPhone銷售並不悲觀,相信11月iPhone X出貨後,這些分析師又會叫大家逢低買進Apple概念股了。
 
相信我,股市走多趨勢並沒有改變,原因是全球低利環境在未來幾年不會改變,雖然美國聯準會(Fed)信誓旦旦要升息,但低通膨讓Fed完全沒有升息的理由,我看未來幾年全球低通膨狀況也不會改變,為什麼?
 
首先是過去帶動通貨膨脹的頭號大將原油,這幾年在頁岩油開出後,原油價格一蹶不振,連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協議減產,也只能短時間小幅拉抬油價。展望長期,歐盟國家相繼決定2030~2040年要禁止燃油車銷售、改採電動車,汽車大廠紛紛表示要全力發展電動車,看來電動車趨勢無法可擋,確定讓油價很難像過去一樣狂飆。
 
其次,勞工薪資調漲也是過去帶動通膨的因素之一,近幾年因為製造業全球化,生產基地都相繼移往薪資低廉的新興市場,造成勞工薪資停滯不前,長期看,
目前製造業積極發展自動化,未來勞工需求將會減少,薪資調漲動能必然持續受到壓抑。
 
結論是,未來幾年全球不會有通膨風險,少了通膨風險,各國央行就沒有升息壓力,全球將持續低息環境,低息之下資金只能尋求最有效率的地方,股市當然不容易寂寞。
 

看好主力產品未來發展
奇力新積極擴產創營收

 
台股登上萬點後,股市逐漸升溫,投機也跟著顯現,許多中小型股雖然基本面不怎麼樣,在資金挹注下,股價居然也一飛衝天。雖然台股持續走多,但這些缺乏基本面支撐的股票,在主力資金撤出後,仍有大跌的風險!散戶切記:股市越熱、我們越需要冷靜!
 
這期介紹去年6月推薦過的奇力新(2456),當時股價50~55元,後來股價也一路走高至90元,以今年獲利來看90元不便宜,但今年公司進行四合一併購計畫,將為明年獲利帶來新的成長動能,獲利可望進一步成長,股價也有機會再創新高,值得大家回頭再來看看。
 
奇力新是國巨(2327)旗下的公司,是國內最大的電感製造廠,2015年全球市占率約5%,2016年營收1.7億美元,以整體電感市場28億~30億美元來看,市占率提升至6.1%,排名全球第5。今年四合一後,奇力新未來將有機會擠進全球前3大。奇力新產品依製程分為繞線電感(Wire-wound)營收比重40%~50%、模壓電感(Molding)20%~25%、積層電感(Multilayer)15%~20%、薄膜電感(Thin-film)5%~10%。
 
目前,奇力新主要成長動能來自微型一體成型扼流器(Mini Molding Choke),過去手機電源轉換功能主要使用磁封膠電感,但隨著該產品的技術漸趨成熟,良率不斷提升下,單價越來越接近磁封膠電感,且因其擁有耐高電流、低耗損、耐高溫等優勢,遂逐漸取代磁封膠電感在手機的市場。
 
目前一支4G手機約使用20顆功率電感,其中大約5~10顆微型一體成型扼流器配上10~15顆傳統磁封膠電感,而龍頭品牌(如美系、韓系)採用該產品的比重更高,長期看,該產品將逐漸取代傳統繞線電感,有利於在該項技術層面著墨較深的公司。
 
奇力新微型一體成型扼流器的客戶以韓系及陸系手機為主,在看好其未來潛力下,奇力新也積極進行擴產,隨著產品良率及技術進一步成熟,擴產將有助奇力新毛利率及獲利品質的穩定提升。
 
奇力新2016年產品應用比重分別為手機與平板應用31%、PC與NB 20%、通訊34%、車用工控9%與消費性電子6%。公司計畫於2020年將車用工控營收占比提高至20%、手機占比提高至35%,為達此目標,奇力新啟動了四合一計畫,擴充電感以外的產品線,並朝向半導體化和模組化邁進。
 

啟動四合一計畫
讓產品線更加完整

 
奇力新的四合一計畫是:①以換股方式,取得國巨持股11.2%的電阻廠旺詮(2437)百分百股權,換股比例為旺詮1股取得0.78 股之奇力新股份;②以1.33億歐元(約合台幣45.28 億元)取得國巨持股100%的磁性材料廠飛磁股權;③透過孫公司入主中資企業向華電子,取得49.9%之股權……
 
本專欄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Money錢》2017年10月號第121期
 

理財工具推薦

  • 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 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 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