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名人觀點

邱正弘:有破壞才會有創新

An awesome picture
在談金融科技創新之前,先說明「監理沙盒」。沙盒(Sandbox)一詞來自於軟體開發,是一種安全機制,在開發軟體的過程中,建立一個與主環境隔絕的測試環境,以測試放置於沙盒內的軟體功能,而後被廣為引用到各領域,作為安全實驗機制的比喻。
 
在金融領域中,「監理沙盒」的主要用意是對於想從事銀行、保險或證券等業務,但又「不是」金融業者的新創公司,提供一個安全的實驗場所,在這個場所裡,新創公司可以在一定範圍內不受到金融法令的規範,逕行測試自己的金融創新服務及商業模式,過程中「非」金融業者不必擔心業務遊走於法規灰色地帶或不合法而受到處罰,因為這是國家開放的實驗階段。
 
話說回來,不管是哪一種產業的創新發展,一定都充滿挑戰,過程也勢必艱辛。而金融產業又是相對保守且受到重度管理的行業,因為金融業在每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過程中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各國的金融主管機關都深怕金融業出紕漏,一旦出事,對國家經濟發展甚至全球都可能造成嚴重打擊。
 
不過這樣的產業發展趨勢,對消費者而言可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消費者如果想要獲得金融業更有效率的創新服務,只能期待它從內部自發性地改革做起,但又緩不濟急,因為金融業本身有太多的限制,包括資本管制、重度監管制度,法條壁壘分明、門檻又高,使得金融創新窒礙難行。
 
所以我認為,金融業想要創新,必須從外部進行改革,藉由金融與科技的結合,借重科技的優勢、速度跟統計,以破壞式創新打破業界原有的制度,嘗試建立起新的遊戲規則。
 

數位銀行成功經驗
顯示創新沒有想像難

 
以王道銀行推出的數位銀行為例,開戶認證模式在銀行業算是一次難得的創新,簡便的開戶流程只要幾分鐘,即可完成過去要花數十分鐘才能完成的事,利用科技提升技術,確實為消費者帶來了方便。不過說穿了,王道銀行願意嘗試創新,是因為它要轉型、要生存,如果不去破壞既有商業模式,不去創新,那麼它根本沒有機會。
 
不過由王道銀行的經驗,我們看到真正的創新並 有想像那麼難,而是一種態度的問題。從數位銀行開戶創新,我們看到了優勢。過去開戶雖然要簽很多的文件,結果還是弊端一堆,還耗損人力物力,現在只要幾分鐘,不但效率提升,也不見有安全性的問題發生。
再從保險的角度來看,全台灣的壽險公司,一年收到的新契約保費約有台幣1.2兆那麼多,若以保費的20%計算佣金率,意謂每年約有2千4百億元是保險公司發給業務員的銷售佣金。
 
這麼高的佣金收入,有創造消費者認同嗎?沒有,大部分購買保單的人都不知道自己買了什麼?只買到了恐懼,買到了人情,卻沒有買到安心……
 
本專欄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Money錢》2017年10月號第121期
 

理財工具推薦

  • 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 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 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